百词典

《潼关》

时间: 2025-05-04 03:39:31

诗句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31

原文展示:

蔽日乌云拨不开,昏昏勒马度关来。
绿芜径路人千里,黄叶邮亭酒一杯。
事去空垂悲国泪,愁来莫上望乡台。
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

白话文翻译:

乌云遮住了阳光,难以拨开,我在昏暗中勒住马,经过了关口。
绿草如茵的小路上行人已走了千里,黄叶飘落的邮亭前喝了一杯酒。
往事已去,空自流下悲伤的国泪,愁苦来时,不要再登望乡台。
桃林之外,秋风起舞,广袤的沙漠寒风凛冽,似在鬼哭哀嚎。

注释:

  • 蔽日:遮蔽阳光。
  • 乌云:黑色的云,象征着阴郁的天气。
  • 勒马:停下马,控制马匹的动作。
  •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 黄叶邮亭:指的是秋季落叶的邮亭,象征着萧条和孤独。
  • 悲国泪:为国事感到悲伤而流下的眼泪。
  • 望乡台:望乡的高台,寓意思乡之情。
  • 桃林:桃树成林,象征着丰收与美好。
  • 鬼哭哀:形容凄凉的哭声,传达出悲伤与哀痛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望乡台”可以引申为古人登高望远之地,常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桃林”则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作为士人,他经历了多次的政治变迁,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在其诗中常常交织。

创作背景:

《潼关》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乱之际,诗人身处边关,面临国家的危机与个人情感的挫折,这种背景为诗的情感基调增添了深邃的层次。

诗歌鉴赏:

《潼关》是一首抒发个人悲情与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蔽日乌云拨不开”,乌云象征着阴霾的心情和国家的动荡,紧接着“昏昏勒马度关来”,显示出诗人对前路的迷茫和不安。这种情感随着“绿芜径路人千里”而愈发强烈,漫长的旅途让诗人感受到孤独与无助。

在“黄叶邮亭酒一杯”的描写中,诗人用酒来麻醉自己,寄托一丝对过往的回忆与惆怅。接下来的“事去空垂悲国泪”,则将个人的悲伤与国家的危难紧密相连,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最后两句“桃林塞外秋风起,大漠天寒鬼哭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凄凉和悲哀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无数无名者在乱世中的苦痛与哀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一种既忧国又思乡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蔽日乌云拨不开:乌云遮住了阳光,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2. 昏昏勒马度关来:在阴暗的环境中,诗人停马过关,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
  3. 绿芜径路人千里:小路被绿草覆盖,行人携带着千里的孤独和寂寞。
  4. 黄叶邮亭酒一杯:黄叶飘落的邮亭,象征着秋天的萧条,诗人借酒浇愁。
  5. 事去空垂悲国泪:往事已去,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化为眼泪。
  6. 愁来莫上望乡台:愁苦来袭,不应再登望乡台,因为那只会加重思乡之痛。
  7. 桃林塞外秋风起:桃林外的秋风,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悲凉。
  8. 大漠天寒鬼哭哀:在寒冷的大漠中,似乎传来鬼哭般的哀嚎,象征着无尽的悲痛。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鬼哭哀”把自然现象拟人化,增强了悲伤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和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忧国忧民、思乡之情为核心,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云:象征着压抑和国家的动荡。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秋天的萧瑟。
  • 桃林:象征希望与美好的生活。
  • 大漠:象征广袤与孤独,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蔽日乌云拨不开”意指什么?
    A. 明亮的天空
    B. 阴郁的天气
    C. 温暖的阳光

  2. “黄叶邮亭酒一杯”中,黄叶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条
    C. 夏天的繁荣

  3. 诗人为何“不应再登望乡台”?
    A. 因为台上风景美丽
    B. 因为愁苦来袭
    C. 因为已经回到故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但更多地聚焦于战乱带来的苦难;而汪元量的《潼关》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略有不同,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夕奉陪天台明照禅师拥炉闲话 宣曲二十二韵 许洞归吴中 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 小园秋夕 夕阳 戊申年七夕五绝 戊申年七夕五绝 戊申年七夕五绝 戊申年七夕五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倾神驰 一片散沙 压担子 馌兽 枉攘 起凤腾蛟 六礼 气贯长虹 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斝飞觞 辛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七宝池 欠字旁的字 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