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46
原文展示:
白发何烦试鹖冠,清江久欲把渔竿。涓涓浊酒须成醉,袅袅晴花已倦看。不忍燕莺频往复,且留鸥鹭与盘桓。东家野老浑知我,日日相过却自欢。
白话文翻译:
我这白发何必再戴武士的冠冕,早已向往清澈的江水边垂钓。那淡淡的浊酒足以让我沉醉,那轻盈的花朵已让我厌倦观赏。不忍心看到燕子和黄莺频繁地飞来飞去,只想留下鸥鹭与我一起徘徊。东边的乡野老人完全了解我,每天来访我却自得其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定的世俗纷扰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我安慰的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后者的深切向往。诗中“白发何烦试鹖冠”一句,直接表明了作者对武士生活的放弃,而“清江久欲把渔竿”则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涓涓浊酒”和“袅袅晴花”都是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而“不忍燕莺频往复”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最后两句“东家野老浑知我,日日相过却自欢”则显示了作者在乡野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自我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找到的安宁和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鹖冠”指的是什么? A. 武士的冠冕 B. 文人的帽子 C. 隐士的头巾 D. 农民的草帽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世俗的荣誉 B. 向往隐逸的生活 C. 热爱战争 D. 喜欢城市的繁华
诗中的“涓涓浊酒”象征什么? A. 复杂的社交 B. 简单的满足 C. 昂贵的奢侈品 D. 强烈的激情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