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8:24
送元老西归 苏辙 〔宋代〕
昼锦西归及早秋,
十年太学为亲留。
读诗俛就当年说,
答策甘从下第收。
莫嫌簿领妨为学,
从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师遗躅在,
当令耆旧识风流。
这首诗写的是早秋时分,好友元老西归的情景。经过十年的学业,他因亲情而留在太学(学堂)。回想起当年一起读诗的情景,回忆起当时的讨论,感慨万千。虽然曾经考得不理想,但我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不要觉得考试成绩影响了学业,从今往后,他的文章将会更加自由。家中还有老师的遗志在,希望他能使老朋友们保持风流倜傥的气度。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政治、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与苏轼合称“苏门四学士”,他在诗词创作上追求清新自然,风格相对质朴。
此诗写于元老即将离开时,是对朋友的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学业的祝福与期待,以及对友谊的珍惜。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十年太学”,暗示了友人对学业的坚持与不易,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元老的深情厚谊。开篇提到“昼锦西归及早秋”,描绘了朋友离去的时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接着回忆起十年的学业,突显出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的时光。诗中多次提到“读诗”、“答策”,显示了他们在学业上的追求与努力。
在表达情感上,苏辙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呵护着对友人的关心与期盼。他提到“莫嫌簿领妨为学”,传达了对成绩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学问的本质在于追求与思考,而非单纯的考试分数。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后半部分提到“家有吏师遗躅在”,更是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希望他能承续前人的志向,保持风流倜傥的气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与祝福,反映出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学问的追求,强调了真学问在于内心的自由与思考,而不仅仅是外在的成绩。
诗中提到的“太学”指的是:
A. 皇宫
B. 学校
C. 市场
D. 医院
“读诗俛就当年说”中的“俛”字表示:
A. 站立
B. 低头
C. 行走
D. 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