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时间: 2025-08-01 15:27:31

诗句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喑。

兽骄従不避,人到记由今。

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

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

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

堂中有幽士,插髻尚余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5:27:31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作者:苏辙 〔宋代〕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喑。
兽骄従不避,人到记由今。
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
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
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
堂中有幽士,插髻尚余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环境,诗人手持拐杖走到尽头的小路,四周的庭院里仍然有树木环绕。这里的飞鸟不再受到惊扰,万竹丛中正好映入眼帘。远处传来虎啸,风中传来竹子的声音,霜降多了,蝉声也因而沉寂。野兽在这里显得骄傲而不怕人,而我却在此时此刻回想起过去的事情。虽然没有时间长住于此,只能暂时吟咏一番。青松可以不食,黄叶也不需要被子。偶尔迷路来到这里,渐渐感到此地的深邃。堂内有位隐士,发髻上依然插着簪子。

注释:

  • 柱杖:拐杖,象征老年或步履蹒跚。
  • 围堂:围绕的庭院。
  • 飞禽不惊处:鸟类在此安静栖息,不受惊扰。
  • 虎啸:指在远方传来的虎的吼叫。
  • 霜多蝉病喑:霜重了,蝉因而沉默。
  • 兽骄:野兽在此显得骄傲。
  • 聊为半日吟:暂时吟咏一会儿。
  • 青松可绝食:青松足以生存,不需食物。
  • 黄叶不须衾:黄叶不需要被子,暗指自然的冷清。
  • 幽士:隐居的士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隐居南溪时,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溪隐居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首联“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隐居场所,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接下来的两联描写了这里的自然环境,飞禽、万竹、虎啸、霜降,生动地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状态,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他心境的宁静。

中间的“兽骄従不避,人到记由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虽身处山林,却依然心有所念,追忆过去的点滴。最后几句“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表达了对生活简朴的追求,而“堂中有幽士,插髻尚余簪”则点明了隐士的存在,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哲思。

整首诗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苏辙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柱杖行穷径”:拐杖伴随我走到尽头的小路,暗示诗人步履蹒跚,年岁渐长。
  2. “围堂尚有林”:庭院环绕着树木,呈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3. “飞禽不惊处”:鸟类在这里栖息,象征着安宁的环境。
  4. “万竹正当心”:竹林恰好映入眼帘,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
  5. “虎啸风吹籁”:远处虎啸声与风中的竹声交织,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6. “霜多蝉病喑”:因霜降,蝉声沉寂,暗示自然界的变化。
  7. “兽骄从不避”:野兽骄傲自如,不怕人类的存在,显现了这里的自然原始。
  8. “人到记由今”:在此时此刻,诗人回忆往事,表现出对过往的思考。
  9. “未暇终身住”:虽然没有时间常住于此,只能短暂停留。
  10. “聊为半日吟”:暂时吟咏,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11. “青松可绝食”:青松在这里生存,象征着坚韧与自足。
  12. “黄叶不须衾”:黄叶不需要被子,暗示自然的冷清与简约。
  13. “偶到初迷路”:偶尔迷路来到这里,体现出命运的偶然性。
  14. “将还始觉深”:渐渐感到此地的深邃与丰富。
  15. “堂中有幽士”:隐士在堂中,增添了作品的哲理。
  16. “插髻尚余簪”:隐士的发髻上插着簪子,象征着旧时的风雅与清静。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虎啸风吹籁”,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柱杖:象征着年岁和经历。
  • 飞禽、万竹:自然的和谐,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虎啸、霜降: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青松、黄叶:生命的坚韧与简约,表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幽士:隐士的存在象征着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柱杖”象征什么?

    • A. 年龄和经历
    • B. 权力
    • C. 财富
  2.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恐惧
    • B. 向往
    • C.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幽士”指的是?

    • A. 隐居的人
    • B. 武士
    • C. 商人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辙的《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辙更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关注自然的意境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 其一 对月 浔阳馆边泛小舟夷犹沙浦中遇翟违大舟过 舟上晚望庾楼 其四 饮王倅宅 晓出西门问程庐山因怀云翁 记仙女三绝 其一 寄庐山道士二首 其二 闻笛 其一 瓶蕉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包含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扬的词语有哪些 输亏 小崽子 止字旁的字 克奏肤功 嘉贽 乐道安命 迷人眼目 惟利是营 三撇旁的字 圆颅方趾 宇守 鼠字旁的字 失声痛哭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