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59:49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
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
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
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
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
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
我还记得见到你和你的兄弟,一起去拜访侍郎。
你年轻时就通晓经书,写作也很有才华。
你在科举考试中何以如此轻松,做官后更是激情昂扬。
三年过去了,你的才华似乎已耗尽,官府也觉察到你才华的短缺。
与你知己的水平相比,回家后财富却满囊。
你还在读旧书吗?老师所说的道理如今似乎有些凄凉。
你以三次传考及第的成绩,现在却废弃了这个科目。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苏辙对朋友张正彦法曹的深情和对科举制度的思考。诗中首先回忆起与张正彦的相识,表现出深厚的友情。接着,作者通过对张正彦的才华和经历的描述,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的竞争与压力。诗中提到的“试剧为何轻锐”,在表现张正彦年轻时的才华外,也暗示了在科举的压力下人们的焦虑与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年知力竭”表明张正彦可能在仕途上遭遇了挫折,渐渐失去了激情与动力。最后,诗人以“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道出科举的不公与无奈,体现了对理想的失落感与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一种深沉的惆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知已未如格”对比了朋友之间的才华与现实,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科举制度的反思,揭示了才华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侍郎”是指什么?
“三年知力竭”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