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1:35
樵子俄从间路回,因言溪谷响如雷。
分明雨怕城中去,只隔前峰不过来。
一位樵夫突然从小路上回来,告诉我溪谷中传来的声音如同雷鸣。
显然,雨水害怕流入城中,只是被前面的山峰挡住了。
这首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的观察。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梅溪,南宋诗人,生于今广东。其诗风豪放,擅长用典,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深受后人喜爱。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通过樵夫的言语,揭示了自然与城市之间的隔阂,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七月九日二首》中的这首诗,展现了自然的声音与城市生活的对比。诗人通过樵夫的回归,带来了溪谷中雷鸣般的声音,形成了诗的第一层意象:自然的力量和活力。接着,诗人用“雨怕城中去”这一句,传达出一种对城市生活的微妙看法,似乎雨水的流动也被城市的喧嚣所阻挡,暗示了城市生活的压抑与不自由。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的潇洒与城市的拘谨相对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鲜明的情感。在语言上,诗人简练而不失深意,用“只隔前峰不过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峰对于雨水的阻隔,同时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感。
全诗虽然简短,但其含义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给予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樵夫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声音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宁静的渴望。
樵子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砍柴的人
B. 城市居民
C. 诗人自己
D. 农民
“溪谷响如雷”中的“如雷”意指什么?
A. 声音大
B. 天气坏
C. 令人害怕
D. 与城市相连
诗中提到的“前峰”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城市的繁华
C. 隔阂与阻挡
D. 生活的烦恼
杜甫《春望》:表现了国破家亡的忧愁,与刘克庄的自然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的宁静,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