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1:40
真兴寺阁
作者:苏辙 〔宋代〕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
嵯峨真兴阁,杰立陵风飚。
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
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
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
清风吹其裾,冉冉不可操。
不知何所为,岂即非卢敖!
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
遗语谢世俗,钓鱼当钓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世的思考。首句提到秦川不因广阔而显得重要,南山也不因高大而显得卓越。接着描述了真兴阁的雄伟,巍峨屹立在风中。站在高阁之上,俯视飞翔的鸟儿,看到跳跃的猿猴。阁楼上有一个高傲的人,他身披白鹤的毛衣;俯视喧嚣的市井,听见人们奔忙的呼喊声。作者在阁前倚着柱子长啸,声音回荡入云霄。清风轻拂他的衣裳,飘飘欲飞,让他无法自由掌控。作者不知自己此刻所为,难道他就不是传说中的卢敖吗?放眼远眺,千山如同伏卧的羔羊,留下的话语告别世俗,他想钓鱼却只想钓到鳌。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齐名。生于1039年,逝于1112年。他的诗词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及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正值他离开官场、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真兴寺阁》展现了苏辙的高远志向与对世俗的超脱。诗的开头通过“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引出对地理位置的思考,突显真兴阁的崇高地位。这一对比不仅强调了阁楼的壮丽,也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淡漠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中“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生动描绘了阁楼的高远,表现出一种自由与活力,仿佛在诉说着对自然的向往。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可以看作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白鹤毛象征着高洁的品德,隐喻着追求卓越与超然的精神境界。与世俗的喧嚣形成对比,诗人以“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表达了对浮世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的“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整体上,诗歌表现了苏辙的哲学思考与心灵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寻求精神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苏辙在《真兴寺阁》中提到的“傲世人”身穿什么?
A. 红衣
B. 白鹤毛
C. 青衫
D. 皮衣
诗中“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对城市的向往
B. 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C. 对世俗的追求
D. 对人心的失望
诗中提到的“清风吹其裾”中的“其裾”指的是:
A. 衣裳
B. 鞋子
C. 帽子
D. 手臂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