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2:35
原文展示:
同子肃过玉汝饮题玉汝壁二首 赵蕃 〔宋代〕
踯躅来千里,崎岖为一饥。 客情方惨惨,雪意又垂垂。 万事岂无命,百穷宁坐诗。 前贤有如此,而汝欲何为。
白话文翻译:
我跋涉千里,历经坎坷只为求得温饱。 客居他乡的心情正感到凄凉,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 世间万事难道不是命中注定吗?即使生活困顿,也只能坐下来写诗。 前贤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又想做些什么呢?
注释:
踯躅:徘徊不前,形容旅途艰难。 崎岖:道路不平,比喻生活困苦。 惨惨:忧愁的样子。 垂垂:渐渐,形容雪慢慢下落的样子。 宁:宁愿,宁可。 坐诗:指写诗。 前贤:指古代的贤人。 汝: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biāo) 很有影响,世称“上饶二泉”,是指江西诗坛的一面旗帜。赵蕃诗学力甚厚,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诗酷嗜张籍,其刻苦自励者远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与友人子肃一同拜访玉汝,并在玉汝的墙壁上题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的旅途中,面对生活的困顿和命运的无奈,但仍坚持写诗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客居的凄凉,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中“踯躅来千里,崎岖为一饥”描绘了作者为了生计而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客情方惨惨,雪意又垂垂”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后两句“万事岂无命,百穷宁坐诗”则体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和对诗歌的执着,即使生活困顿,也宁愿坐下来写诗。最后一句“前贤有如此,而汝欲何为”则是对前贤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的勉励,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仍不放弃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艰难的旅途中,面对生活的困顿和命运的无奈,但仍坚持写诗的情怀。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客居的凄凉,体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和对诗歌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踯躅来千里”形容了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旅途的愉快 C. 旅途的轻松 D. 旅途的快速 答案:A
“客情方惨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愉快 B. 忧愁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万事岂无命,百穷宁坐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命运的无奈 B. 对命运的反抗 C. 对命运的接受 D. 对命运的忽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