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文叔且问畏知近讯五首》

时间: 2025-05-04 00:37:11

诗句

近来周子绝无书,目断西江双鲤鱼。

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7:11

原文展示:

寄文叔且问畏知近讯五首 赵蕃 〔宋代〕

近来周子绝无书,目断西江双鲤鱼。 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

白话文翻译:

最近周子再也没有消息传来,我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西江中的双鲤鱼(指书信)。 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应违背自己一贯的志向,如果你能来,我是否也该归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周子:指周敦颐,宋代著名理学家,此处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目断:望眼欲穿,形容非常期待。
  • 西江双鲤鱼:比喻书信。古代有“鱼传尺素”的说法,即书信通过鱼形信物传递。
  • 出处:指人的行为和言论。
  • 素志:一贯的志向或心愿。
  • 归欤:是否应该归去。

典故解析:

  • 西江双鲤鱼:源自古代传说,鲤鱼能传递书信,这里比喻期待的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寄给友人文叔的,询问另一位朋友畏知的近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近来周子绝无书”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消息的渴望,而“目断西江双鲤鱼”则通过富有诗意的比喻,增强了这种渴望的情感强度。后两句“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则体现了作者对一贯志向的坚持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近来周子绝无书”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消息的渴望。
  • 次句“目断西江双鲤鱼”通过比喻,增强了这种渴望的情感强度。
  • 第三句“出处不应违素志”体现了作者对一贯志向的坚持。
  • 末句“君如得来我归欤”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西江双鲤鱼”比喻书信,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出处不应违素志”与“君如得来我归欤”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表达对友人消息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江双鲤鱼:比喻书信,象征着对友人消息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西江双鲤鱼”比喻什么? A. 书信 B. 鱼 C. 江水 D. 船只

  2. 诗的末句“君如得来我归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对现实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周生 登马陵 题徐子容少府溪山垂钓长卷 春晓斋中作 忆长安旧游 其二 忆长安旧游 其一 蟋蟀 明月 送人南游寄题金山寺 昔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弹冠结绶 枭心鹤貌 田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宦海浮沉 京兆画眉 方外之人 察传 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靳故 長字旁的字 领直 包字头的字 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煤炸 强扭的瓜不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