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呈李赣州四首》

时间: 2025-05-02 03:59:26

诗句

见自长台数,于今十五年。

虽云公偃薄,政坐我迍邅。

苦志思重写,愁肠不易煎。

却怜难掩处,霜发半萧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9:26

原文展示:

呈李赣州四首 赵蕃 〔宋代〕

见自长台数,于今十五年。 虽云公偃薄,政坐我迍邅。 苦志思重写,愁肠不易煎。 却怜难掩处,霜发半萧然。

白话文翻译:

自从在长台分别,至今已有十五年。 虽然您地位显赫,我却命运多舛。 我苦苦思索,想要重新书写, 心中的愁苦却难以消解。 我怜惜那些难以掩盖的地方, 白发已经半数萧然。

注释:

  • 长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与李赣州分别的地方。
  • 公偃薄:指李赣州地位显赫,偃薄意为地位高。
  • 迍邅:命运多舛,遭遇不幸。
  • 苦志:苦苦思索。
  • 愁肠:心中的愁苦。
  • 霜发:白发。
  • 萧然:形容景象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赵蕃写给李赣州的,表达了自己与李赣州分别多年后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分别十五年后,回忆与李赣州的往事,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同时表达了对李赣州的敬仰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李赣州的显赫地位和自己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往事的回忆。诗中“苦志思重写,愁肠不易煎”一句,深刻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法排解的愁苦。最后两句“却怜难掩处,霜发半萧然”,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凄凉,增强了诗歌的感伤色彩。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自长台数,于今十五年。”:从长台分别至今已有十五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与友人的长久分离。
  2. “虽云公偃薄,政坐我迍邅。”:虽然您地位显赫,我却命运多舛,对比了两人不同的境遇。
  3. “苦志思重写,愁肠不易煎。”:我苦苦思索,想要重新书写,心中的愁苦却难以消解,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法排解的愁苦。
  4. “却怜难掩处,霜发半萧然。”:我怜惜那些难以掩盖的地方,白发已经半数萧然,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凄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李赣州的显赫地位和自己的不幸遭遇,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象征: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凄凉,增强了诗歌的感伤色彩。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台:象征分别的地方。
  • 公偃薄:象征显赫的地位。
  • 迍邅:象征不幸的命运。
  • 霜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台”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物品名
  2. “公偃薄”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地位显赫 B. 地位低下 C. 地位普通
  3. “霜发半萧然”中的“霜发”象征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青春的活力 C. 健康的身体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呈李赣州四首》中的其他三首,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的风格和情感。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也是表达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呈李赣州四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命运的感慨,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其一 洞仙歌·黄花满地 洞仙歌 戏问休庵疾 洞仙歌 用梦窗体 洞仙歌 谢杨成之寄梅 洞仙歌 洞仙歌 次罗雨山原韵却寄 洞仙歌 自温泉宾馆攀登北海 洞仙歌·银缸挑尽 洞仙歌 望九华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梯祸 不知死活 大直若屈 参参伍伍 无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出入将相 尣字旁的字 非所计也 鬯字旁的字 沉勇 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恶欲其死而受欲其生 梢信 克字旁的字 叠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