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雨后二绝句》

时间: 2025-07-27 11:56:04

诗句

竹树翛然亦雨余,便疑秋已到林居。

恨无新月当霄挂,空遣清风为扫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56:04

原文展示:

竹树翛然亦雨余,便疑秋已到林居。恨无新月当霄挂,空遣清风为扫除。

白话文翻译:

竹树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我几乎怀疑秋天已经来到了我的林间居所。遗憾的是天空中没有新月悬挂,只能让清风来打扫这片宁静。

注释:

  • 翛然:形容自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 雨余:雨后。
  • 便疑:几乎怀疑。
  • 新月:初出的月亮。
  • 霄:天空。
  • 空遣:只能让。
  • 清风:凉爽的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作者感受到秋意渐浓,心中有所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竹树的清新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秋天的期待。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可能是因为天空中没有新月的出现,使得这份宁静显得有些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竹树的清新景象,通过“翛然”一词传达出自然无拘的氛围。诗中的“便疑秋已到林居”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转换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敏感和期待。后两句“恨无新月当霄挂,空遣清风为扫除”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新月的缺失使得这份宁静显得有些遗憾,而清风的扫除则增添了一丝无奈和空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竹树翛然亦雨余”,描绘了雨后竹树的自然状态,用“翛然”形容其无拘无束的样子。
  • 第二句“便疑秋已到林居”,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几乎怀疑秋天已经到来。
  • 第三句“恨无新月当霄挂”,抒发了对新月缺失的遗憾,增添了诗的忧郁氛围。
  • 第四句“空遣清风为扫除”,以清风的扫除来表达无奈和空灵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空遣清风为扫除”中的“空遣”赋予了清风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比:新月的缺失与清风的扫除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中的遗憾和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竹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秋天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树:象征着自然和清新。
  • 新月: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 清风:象征着宁静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翛然”一词形容的是什么? A. 竹树 B. 雨后 C. 秋天 D. 新月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愤怒 D. 惊讶
  3. 诗中的“新月”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忧愁 C. 宁静 D. 无奈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雨后二绝句》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肩吾生日 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即席和丁首帅送行诗韵 某偶为木犀有赋遂别驾诸丈光和盈轴因惟晋以 贺新郎·谁主谁为客 水调歌头·人物正寥阔 洞仙歌·寿觞庭户 赵深甫年七十有亲九十贫无以养索赋 叙州弟挽诗 寄题雅州胥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支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关的成语 规行矩步 一床锦被遮盖 白莲教 挑唆是非 冬官 虫彩 甘字旁的字 疆度 余可类推 回肠伤气 火字旁的字 包含还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