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庆伯以二诗送别已而又辱同广声追送庆伯复有》

时间: 2025-05-07 08:47:41

诗句

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

流传纵今体,陶写亦吾心。

未答论交作,还赓送别吟。

识君于此道,亦复用功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41

原文展示:

庆伯以二诗送别已而又辱同广声追送庆伯复有 赵蕃 〔宋代〕 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 流传纵今体,陶写亦吾心。 未答论交作,还赓送别吟。 识君于此道,亦复用功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自古以来,诗歌就与国家的治乱息息相关,其声音流传至今,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作者未能及时回应友人的赠诗,但仍继续以诗歌来表达送别的情感。作者认识到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注释:

  • 在昔:从前,古时候。
  • 歌诗义:指诗歌的含义和作用。
  • 尝关治乱音:曾经与国家的治乱有关的声音。
  • 流传纵今体:流传至今的诗歌形式。
  • 陶写:抒发,表达。
  • 未答论交作:未能及时回应友人的赠诗。
  • 还赓送别吟:继续以诗歌来表达送别的情感。
  • 识君于此道:认识到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
  • 亦复用功深:也再次表明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在与友人庆伯分别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诗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提到的“歌诗义”和“治乱音”反映了作者对诗歌社会功能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诗歌传统的回顾和对友人的赞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诗中“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一句,既表达了对诗歌历史作用的认识,也暗示了诗歌在当代的延续。后文通过对友人的赞赏,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在昔歌诗义,尝关治乱音”:回顾诗歌的历史作用,指出诗歌与国家治乱的关系。
    • 次句“流传纵今体,陶写亦吾心”:说明诗歌形式流传至今,成为作者表达情感的工具。
    • 第三句“未答论交作,还赓送别吟”:表达未能及时回应友人的赠诗,但仍以诗歌表达送别之情。
    • 末句“识君于此道,亦复用功深”:赞赏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在昔”与“流传”,“歌诗义”与“纵今体”。
    • 比喻:“治乱音”比喻诗歌的社会功能。
  • 主题思想:诗歌的历史作用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歌诗义”、“治乱音”、“陶写”、“送别吟”。
  • 分析:这些词汇体现了诗歌的社会功能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尝关治乱音”指的是什么? A. 诗歌的历史作用 B. 诗歌的个人情感 C. 诗歌的艺术形式 D. 诗歌的社会功能
    2. 作者未能及时回应友人的赠诗,但仍以什么方式表达情感? A. 书信 B. 诗歌 C. 绘画 D. 音乐
    3. 诗中“识君于此道”指的是什么? A. 认识到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才能 B. 认识到友人在政治上的才能 C. 认识到友人在军事上的才能 D. 认识到友人在商业上的才能
  • 答案: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秋怀》等,以了解其诗歌风格。
  • 诗词对比:可以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别》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朝代诗人对送别主题的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其一 题凝清轩 石城钓隐 和徐德彰春日杂咏(八首) 钱塘怀古 大涤洞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一 范文正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九 晏元献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八 王文正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四七 李文靖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渝的词语有哪些 文化馆 卜数只偶 冯生弹铗 风字旁的字 摈弃 萧瑟 臭味相依 背道而驰 词讼 水壅而溃,伤人必多 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延颈鹤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