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1:18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追者之众一作追之者众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学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他带着一帮人去追,还请杨子的仆人一起去。杨子说:“哎!追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邻居回答:“因为路上有很多岔道。”邻居回来的时候,问他找到了羊没有,他说:“丢了。”杨子问:“怎么会丢的?”他说:“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所以才会回来。”杨子听后面露忧伤,静默不语,甚至整天没笑。门徒们觉得奇怪,问道:“羊虽然便宜,又不是先生的,您为何如此伤心,失去言笑呢?”杨子没有回答。追羊的人众多,杨子又说:“大道上因为岔路而丢失羊,学者因为多方而丧生。学习的本质本来是不一样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结果却可能是如此。唯有归于同一,才能避免失去。子长先生门下,学习先生之道,却未能理解先生的真谛,真令人悲哀!”
列御寇,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其作品涉及伦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该诗写作于先秦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思想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邻人的丢羊事件,借此反映了学者在追求知识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迷失。
《多歧亡羊》以丢失羊的故事为引子,深刻探讨了学习与方向感的问题。通过邻居的追羊事件,诗人引入了“多岔路”的概念,强调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众多选择时,容易迷失方向。杨子的沉默与悲哀反映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哲学家对教育和学习方向的重要性。
诗中的“多歧路”不仅是一种现象描述,更是对现代人面对信息过载、选择多样时常感到无所适从的隐喻。诗人通过对比学习的多样性与迷失的后果,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和真理时,需要保持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整首诗在简洁的叙述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在追求知识和生活目标时,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避免因选择的复杂性而迷失。
诗中“亡羊”代表什么?
A. 失去的财物
B. 迷失的方向
C. 追求的目标
“多歧路”指的是什么?
A. 多条道路
B. 复杂的选择
C. 失去的羊
杨子的反应表明了什么?
A. 对邻居的关心
B. 对迷失方向的悲哀
C. 对羊的失去的无所谓
答案:
以上内容为《多歧亡羊》的详尽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