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5-02 21:43:53

诗句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

春光一去如流电。

当歌对酒莫沉吟,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

秦筝宝柱频移雁。

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3:53

原文展示:

《踏莎行》
晏殊 〔宋代〕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
春光一去如流电。
当歌对酒莫沉吟,
人生有限情无限。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
秦筝宝柱频移雁。
尊中绿醑意中人,
花朝月夜长相见。

白话文翻译:

绿树上归来的黄莺,雕花的梁上离去的燕子。
春光一去就如同电光石火般迅速。
在酒杯前高歌畅饮,不要沉吟迟疑,
因为人生有限而情感却是无限的。
轻柔的衣袖在春风中飘荡,
修长的蛾子在空中写下怨愁。
秦筝声中宝柱频频移来大雁。
酒杯中清醇的酒、意中人,
在花朝月夜的时光里长久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莺:指黄莺回归,春天来临时的象征。
  • 雕梁别燕:雕刻精美的梁上,燕子也离去了,象征着春天的逝去。
  • 春光:春天的光景,生机勃勃。
  • 沉吟:沉思、犹豫。
  • 弱袂:轻柔的衣袖,形容女子的衣裳。
  • 修蛾:修长的蛾,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意象。
  • 秦筝:古代乐器,常用于宴会、歌唱时的伴奏。

典故解析:

  • “绿树归莺”与“雕梁别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逝去,反映了时光流逝的主题。
  • “尊中绿醑意中人”中的“尊”指酒杯,“绿醑”是指美酒,暗示着对饮酒和友人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蕴山,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他的词风婉约,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作为当时的文学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常流传于后世,深受喜爱。

创作背景: 《踏莎行》诞生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士人们普遍追求生活的雅致与情感的细腻。晏殊的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在有限人生中对情感的珍惜。

诗歌鉴赏:

《踏莎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生的感慨。诗中开篇以“绿树归莺,雕梁别燕”勾勒出春光明媚的画面,黄莺和燕子的归来与离去象征着生命的流转。接着“春光一去如流电”,以生动的比喻表现时光的匆匆,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诗人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有限与情感的无限,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使用了“弱袂萦春,修蛾写怨”这样的意象,展现出一位女子在春风中轻舞的柔美,也蕴含着一丝淡淡的怨愁,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最后的“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则传达出对美酒和爱人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

整首词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晏殊对春天、人生和情感的独特理解,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树归莺,雕梁别燕:描绘春天的美景,展示生机与离别。
  2. 春光一去如流电:表达时间的流逝之快,令人叹息。
  3. 当歌对酒莫沉吟:提倡及时行乐,不要犹豫。
  4. 人生有限情无限:强调人生短暂,同时情感却是无尽的。
  5. 弱袂萦春,修蛾写怨:描述女子在春日里的柔美与忧愁。
  6. 秦筝宝柱频移雁:描绘音乐与自然的融合,暗示着情感的流动。
  7. 尊中绿醑意中人:展现饮酒时的情感寄托。
  8. 花朝月夜长相见:表达对美好时光与相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光一去如流电”,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如“归莺”、“别燕”,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特点。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的无限向往,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树:象征生机与希望。
  • 莺、燕:代表春天的归属与离去,体现生命的变迁。
  • 春光:象征着短暂的美好时光。
  • 弱袂、修蛾:体现出女性的柔美与细腻的情感。
  • 秦筝:象征音乐与情感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莺”指的是什么动物?

    • A. 燕子
    • B. 黄莺
    • C. 麻雀
  2. “春光一去如流电”中的“流电”比喻什么?

    • A. 时间的缓慢
    • B. 时间的快速流逝
    • C. 电的声音
  3. 诗人在词中提到的“尊中绿醑”指的是什么?

    • A. 美酒
    • B. 美食
    • C. 美景

答案:

  1. B. 黄莺
  2. B. 时间的快速流逝
  3. A. 美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春天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与时间的感慨,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晏殊《踏莎行》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在描绘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后者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晏殊词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踏莎行》的美妙与深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旧游 浪淘沙慢 西平乐 瑞鹤仙(忆旧居,呈超然,示儿子及女) 满江红 品令 咏棋 三部乐 其三 兰陵王 渔父 六丑 玉烛新 梨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兴废存亡 周道 韦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土蚕 禁指 哗世取名 倾筐倒箧 句曲 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循序渐进 体罚 削趾适履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