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8:36
陈十六东亭
作者: 李颀 〔唐代〕
馀春伴蝴蝶,把酒听黄鹂。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
春天的余韵伴随着蝴蝶飞舞,我手拿酒杯静静地听着黄鹂的歌唱。这里是最值得停留的地方,只有三两枝残花在风中摇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颀,字延安,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6年。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春天是诗人感怀生命、抒发情感的最佳时节。李颀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们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陈十六东亭》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的开头“馀春伴蝴蝶”,便直指春天的余韵,蝴蝶自由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诗人将自己与春天的景象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接下来“把酒听黄鹂”,通过饮酒与倾听,诗人不仅在享受美景,还在陶醉于春日的声音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则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虽然春天的美好令人留恋,但“残花”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不禁让人感到惆怅。诗人在欢愉中又夹杂了一丝忧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
整首诗在意象上紧密结合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余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黄鹂
C. 知更鸟
D. 雀鸟
诗中“残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生命的短暂
C. 快乐的时光
D. 繁华盛景
诗人手中持什么?
A. 酒杯
B. 书本
C. 花朵
D. 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