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陈十六东亭》

时间: 2025-04-30 00:08:36

诗句

馀春伴蝴蝶,把酒听黄鹂。

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8:36

原文展示

陈十六东亭
作者: 李颀 〔唐代〕
馀春伴蝴蝶,把酒听黄鹂。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余韵伴随着蝴蝶飞舞,我手拿酒杯静静地听着黄鹂的歌唱。这里是最值得停留的地方,只有三两枝残花在风中摇曳。

注释

字词注释:

  • 馀春:剩余的春天,指春末的时节。
  • 蝴蝶:象征自由和美好,常出现在描写春天的诗句中。
  • 把酒:手中持酒,表示饮酒的动作。
  • 黄鹂:一种鸟,因其鸣叫声美妙而常被诗人歌颂。
  • 淹留:停留、逗留。
  • 残花:凋零的花,象征春天的逝去。

典故解析:

  • 黄鹂:在古代诗歌中,黄鹂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和生命力,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延安,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6年。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春天是诗人感怀生命、抒发情感的最佳时节。李颀生活在盛唐时期,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们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陈十六东亭》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的开头“馀春伴蝴蝶”,便直指春天的余韵,蝴蝶自由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诗人将自己与春天的景象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接下来“把酒听黄鹂”,通过饮酒与倾听,诗人不仅在享受美景,还在陶醉于春日的声音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最是淹留处,残花三两枝”则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虽然春天的美好令人留恋,但“残花”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不禁让人感到惆怅。诗人在欢愉中又夹杂了一丝忧伤,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

整首诗在意象上紧密结合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馀春伴蝴蝶”:春天即将结束,蝴蝶在春花间飞舞,传达了春天的美好。
  2. “把酒听黄鹂”:诗人饮酒的同时静听黄鹂的鸣叫,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3. “最是淹留处”:此时此刻是最值得停留的时刻,意味着诗人对这一瞬间的珍惜。
  4. “残花三两枝”:虽然依然有花,但已经是残败的状态,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生命的象征,蝴蝶与黄鹂则是生命活力的代表。
  • 对仗:如“把酒听黄鹂”与“残花三两枝”形成对比,突显生活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余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开始与美好。
  • 蝴蝶:自由与美的象征。
  • 黄鹂:春天的使者,带来快乐的声音。
  • 残花: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A. 燕子
    B. 黄鹂
    C. 知更鸟
    D. 雀鸟

  2. 诗中“残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生命的短暂
    C. 快乐的时光
    D. 繁华盛景

  3. 诗人手中持什么?
    A. 酒杯
    B. 书本
    C. 花朵
    D. 笔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颀的《陈十六东亭》,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但前者更多展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集中在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流逝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浣溪沙(戏呈牧庵舅) 点绛唇(别自和) 点绛唇(别代栖隐) 点绛唇(别代香严) 点绛唇(别代净众) 点绛唇(复自和) 点绛唇(代栖隐昙老) 题米元晖横轴 其二 点绛唇 其十六 再赋示王景源使君 浣溪沙 其十三 许南叔席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跨腾 鬥字旁的字 野居穴处 稍带 疋字旁的字 泣下沾襟 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馋魂 浓装艳抹 胆大包天 门字框的字 弃琼拾砾 仙姿玉色 聿字旁的字 包含疤的词语有哪些 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头角崭然 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