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观妓》

时间: 2025-05-01 15:10:16

诗句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

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

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

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16

原文展示:

白雪宜新舞,清宵召楚妃。
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
花映垂鬟转,香迎步履飞。
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

白话文翻译:

白雪的舞姿在夜晚显得格外动人,清澈的夜空中召唤着楚国的妃子。娇嫩的少女手持锦缎,侍女们则在一旁整理着华丽的罗衣。花影摇曳,映照着她们的发髻,香气迎面扑来,伴随着轻盈的步伐。她们缓缓收起长袖,双烛为她们送行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雪:这里指白色的舞衣,常用来形容舞姿轻盈。
  • 楚妃:指楚国的妃子,富有典雅和美丽的象征。
  • 娇童:指年轻美丽的少女。
  • 锦荐:锦缎的垫子,华丽的象征。
  • 罗衣:轻薄的衣服,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华丽服饰。
  • 花映:花影摇曳,映照着女子的身影。
  • 香迎:香气迎接,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徐徐:缓缓地,形容动作轻柔。

典故解析: 楚妃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符合古代对女性的理想化描述。诗中提到的“白雪”和“楚妃”,构建了一个优雅、华丽的夜晚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和优美景致,作品常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繁华的社会环境,妓女文化盛行,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华美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奢华与风情。诗中描写的情景,或许是诗人对当时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夜观妓》是一首典雅的唐诗,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华丽与优雅。开篇“白雪宜新舞”便用形象的比喻将舞者的舞姿与白雪相提并论,展现出一种轻盈与纯洁的美感。接着“清宵召楚妃”则引入了夜的氛围,楚妃的出现使得夜晚更加充满传奇色彩。诗中不仅描写了舞者的外在美,更渗透着一种内在的优雅。

“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描绘了女子的打扮过程,突显出她们的细致与讲究。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充满了层次感。最后几句通过“徐徐敛长袖,双烛送将归”将整个场景拉回到诗的结尾,既有依依惜别之情,又留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极为讲究,白雪、楚妃、娇童、侍女等都构成了一个华美的夜晚图景,展现了唐代繁华的社会风貌和对美的追求。诗人成功地将细腻的情感与美的景致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一幅动人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雪宜新舞:用“白雪”来形容舞者的舞姿,表现出其轻盈如雪般的美丽。
  2. 清宵召楚妃:清澈的夜空中唤来楚国的妃子,营造出神秘而优雅的氛围。
  3. 娇童携锦荐:娇嫩的少女手持华丽的锦缎,显示出她的美丽与高贵。
  4. 侍女整罗衣:侍女们在一旁整理华丽的衣服,体现出对细节的重视。
  5. 花映垂鬟转:花影摇曳,映照出女子的发髻,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6. 香迎步履飞:香气伴随着轻盈的步伐,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7. 徐徐敛长袖:女子缓缓收起长袖,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态度。
  8. 双烛送将归:双烛为她送行,象征着依依惜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雪”比喻舞者的舞姿,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花影摇曳,似乎有生命一般,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表现出诗人的艺术素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夜晚的优雅场景,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细腻情感的追求,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奢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雪:象征纯洁与轻盈。
  2. 楚妃:代表美丽与高贵。
  3. 娇童:青春与活力的象征。
  4. 锦荐:华丽与奢华的象征。
  5. 罗衣:典雅与细腻的表现。
  6. 花映:美丽与自然的融合。
  7. 香迎:优雅与温馨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雪”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舞者的舞姿
    B. 夜空的清澈
    C. 楚国的妃子
    D. 香气的浓烈

  2. “娇童携锦荐”中的“锦荐”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衣服
    C. 一块华丽的垫子
    D. 一种香料

  3. 整首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哪种情感? A. 悲伤
    B. 喜悦与优雅
    C. 失落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夜观妓》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但前者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场景,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怀的交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杜少卿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其五 水调歌头 其三 寄陆务观 采箬亭 次韵赵任卿至北苑二首 其二 初见龟山塔 送杨安止罢信幕赴调 入冬苦雨祷晴幸应刘若讷惠诗为贺因次其韵 其一 远游十首 水调歌头(水洞) 送赵任卿芜湖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算无遗策 载结尾的成语 龙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玉门市 米字旁的字 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悲喜交并 擐甲执兵 移晷 包含薜的词语有哪些 方单 顺风机 气字旁的字 梦见周公 老成人 意味索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