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34
《水调歌头(水洞)》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
放目苍岩千仞,
云护晓霜成阵。
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
飞槛绝纤埃。
笑谈间,风满座,
酒盈杯。
仙人跨海,
休问随处是蓬莱。
洞有仙骨岩,
落日平原西望。
鼓角秋深悲壮,
戏马但荒台。
细把茱萸看,
一醉且徘徊。
今天是重阳节,别辜负了这盛开的菊花。
不妨寻找高处,携手踏上陡峭的小路。
放眼望去,苍翠的山岩如千仞高耸,
云雾缭绕像是晨霜成阵。
我知道您我都是为了这次相聚而来。
古老的寺庙倚靠在修竹之间,
飞檐翘角,绝无一丝尘埃。
在欢声笑语中,微风拂面,
酒杯满盈。
仙人越过大海,
别问何处是仙境蓬莱。
洞中有灵秀的岩石,
夕阳西下,平原尽头遥望。
鼓声与号角,秋意愈发悲壮,
游戏的骏马却只在荒凉的台上。
细细把茱萸端详,
一醉之后再徘徊。
韩元吉,字子安,号云崖,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作诗,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展现出浓厚的文人气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际,作者借着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重阳节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中也融入了这样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水调歌头(水洞)》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热爱的抒情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和清幽的古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高远的意境。开篇以"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引入,既点明时间背景,又设定了节日的欢愉气氛。接下来,诗人通过"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的描写,引导读者一同体验登高的乐趣,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中间的描写如"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古寺和修竹的结合,仿佛诉说着岁月的静好和人心的宁静。随着诗歌的推进,"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这一句则引入了神话的色彩,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扰的超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兼具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重阳节的该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触动。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重阳节的背景下,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代的期盼。
重阳节通常与哪种花相关?
诗中提到"仙人跨海",这句话的意思是?
诗中"鼓角秋深悲壮"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