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九》

时间: 2025-04-27 07:02:50

诗句

枝英秀发亦擅场,银白金黄细细香。

一种幽情吹不尽,世人虚重百花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2:50

原文展示

草堂看花十二首 其九
作者: 林大钦 〔明代〕

枝英秀发亦擅场,银白金黄细细香。
一种幽情吹不尽,世人虚重百花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花枝上的花朵盛开得十分美丽,散发着银白色和金黄色的细腻香气。这样一种幽雅的情怀是无法用言语尽述的,而世人却往往过于追捧那些所谓的“百花之王”。


注释

字词注释

  • 枝英:花枝上的花朵,指花的美丽表现。
  • 细细香:香气细腻而清淡,形容花香的特点。
  • 幽情:指一种优雅、深远的情感。
  • 虚重:过于看重,强调世人对名花的偏好。

典故解析: “百花王”可能指的是梅花、牡丹等被广泛认可的名花,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世人偏见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大钦,明代诗人,身世不详。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风格清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林大钦游览草堂时,看到盛开的花朵,因而引发的思考。明代是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诗人们常通过描写自然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花的美丽与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花朵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人偏见的批判。开篇用“枝英秀发”形象地展现出花的姿态,而“银白金黄”的色彩描写则进一步渲染了花的美丽。接着,诗人将这份幽情与世人的偏见形成鲜明对比,指出人们往往只追寻那些名贵的花朵,而忽视了其他花的独特魅力。全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深刻的思考,既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引发了对世俗观念的反思。诗中的情感细腻而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独到的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枝英秀发亦擅场:描绘了花枝的美丽,暗示其在花中非常引人注目。
  2. 银白金黄细细香:描述花朵的色彩和香气,展现出花的多样性和细腻之美。
  3. 一种幽情吹不尽:表达一种难以言表的深情,暗示这份情感是持久的。
  4. 世人虚重百花王:批评世人只关注名花而忽视其他花的美丽,揭示了一种社会偏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秀丽的英才,形象生动。
  • 对仗:如“银白金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批判了世人对名花的盲目追捧,强调了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枝英:象征着自然美。
  • 银白金黄:象征着花的多样性。
  • 幽情: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白金黄”指的是什么? A. 色彩
    B. 香气
    C. 形态
    D. 位置

  2. “世人虚重百花王”意指什么? A. 世人偏爱名花
    B. 世人忽视草花
    C. 世人热爱所有花
    D. 世人不在乎花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诗经与古诗词》

相关查询

桂之树行 当来日大难 平陵东行 妾薄命行 升天行 其二 升天行 其一 鼙舞歌五首 其四 精微篇 鼙舞歌五首 其一 圣皇篇 泰山梁甫 豫章行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和难 厂字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朴实无华 入字旁的字 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嚎啕大哭 正面人物 不测之罪 连城之价 儒生 断后 身字旁的字 新结尾的成语 开华结实 四点底的字 摇钱之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