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45:34
木犀香透越山云,
记得根从海上分。
恨杀西风夜来恶,一枝摧处正愁君。
木犀的香气透过越山的云雾,我记得它的根来自海边。恨透了那可恶的西风,昨夜它吹来,折断了这一枝,让我更加愁苦思念你。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西风”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西风常常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离别的苦楚,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忧伤。
作者介绍:张诩,明代诗人,性情豪放,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诗人可能在某个秋天的夜晚,面对木犀花香,思念故人,因而产生了这一作品,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木犀香气的描绘,引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木犀香透越山云”中,木犀的香气穿透了山间的云雾,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香气不仅是自然的体现,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忆。第二句“记得根从海上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回忆起木犀的根源,似乎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关系。接下来的“恨杀西风夜来恶”一句,通过对西风的恨意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冷酷与离别的无情,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悲伤。最后一句“一枝摧处正愁君”更是点明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折断的枝丫如同心中断裂的情感,愁绪满怀。这首诗用简单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深切的思念与无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情感之间的细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已逝时光和故人的怀念。通过自然的描绘,表现内心的情感,将自然与人的情感世界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木犀香透越山云”中的“木犀”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食物
答案:A
诗中“恨杀西风夜来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答案:B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现对故人的思念?
A. 月亮
B. 木犀花
C. 河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