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田家》

时间: 2025-04-28 02:25:29

诗句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5:29

原文展示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白话文翻译

田家的人没有太多的追求,他们所求的只是在温饱。
丈夫们忙于耕种,妻子们则忙于纺织。
清晨带着锄头出门,直到夜晚也没有片刻的休息。
温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完全靠你们的劳作。
租税从何而来,官府应当爱惜。
为什么要如此无情地剥削,榨取每一滴血汗?
怪不得在这个太平盛世,盗贼却如此猖獗。
难道没有仁义的武器,可以抵挡这些侵害吗?
如何才能拥有清廉的官吏,与国家共兴共衰,
清心寡欲,养活百姓,治愈国家的创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耕稼:指种植庄稼。
  • 纺绩:指纺织和织布。
  • 侵晨:清晨,即黎明时分。
  • 荷锄:手拿锄头。
  • 渗漉尽涓滴:形容剥削到了极点,连最后一点血汗都不放过。

典故解析

  • 仁义:古代儒家思想中提倡的道德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义。
  • 狼藉多盗贼:指在社会动荡时,盗贼横行,民众生活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卓越的才智与政治理想而受到推崇。他的诗歌常以民生为主题,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生活困苦,官府剥削严重,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生计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诗歌鉴赏

《田家》是一首关注民生疾苦的诗歌,作者通过对田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首句“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直白地表达了农民的基本需求,饱暖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接下来通过对丈夫和妻子日常劳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们勤劳的身影和不屈的精神。诗中强调,温饱并非自天而降,而是依赖于辛勤的劳作,表现出对农民劳动价值的肯定。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对官府剥削行为的批评愈加尖锐,尤其是“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一句,直接指向了当时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农民被剥削的深切关注。在表达对盗贼横行的无奈时,作者提出了对仁义的呼唤,渴望有清廉的官员来管理社会,维护民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揭示了农民的悲苦与无奈,也对社会的不公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田家农民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温饱。
  2.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描绘了男女各自的劳动分工,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
  3.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表现出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状态。
  4.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强调温饱的获得全靠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5.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呼吁官府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不应随意剥削。
  6.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质问社会的剥削现象,揭示了农民的困境。
  7.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感叹和平时期却仍有盗贼横行,反映社会的混乱。
  8.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提出对仁义的渴望,强调应有的道德约束。
  9.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希望能有清廉的官员,与民众共同繁荣。
  10.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呼吁清心寡欲,关注民生,以治愈国家的创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形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仁义矛”来比喻道德和法律的保护,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呼唤仁义与清廉,渴望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家:象征着农民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劳动与辛勤。
  • 锄头:象征着农民的劳动工具,体现了他们的辛勤付出。
  • 租税:代表了官府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田家所求的是什么?

    • A. 财富
    • B. 衣食
    • C. 权力
  2. 诗中提到,农民的工作是?

    • A. 纺织
    • B. 耕种
    • C. 两者皆是
  3. 诗中提到的“仁义”是指?

    • A. 个人利益
    • B. 社会道德
    • C. 官府权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体现对自然与农民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带来的民生苦难,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刘基的《田家》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民生,但刘基更加侧重于对农民生活的描写,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动荡对百姓的影响和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赏析》
  • 《明代社会与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中戏赋村落景物 残历 感中原旧事戏作 饮牛歌 夜饮即事 社日 怀旧三首 其三 月下醉题 山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夫不当 鼠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泮乡 舟车楫马 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寸莲 战战栗栗 有案可查 韋字旁的字 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僮干 照搬 远亲近友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