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2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5:29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弥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田家的人没有太多的追求,他们所求的只是在温饱。
丈夫们忙于耕种,妻子们则忙于纺织。
清晨带着锄头出门,直到夜晚也没有片刻的休息。
温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完全靠你们的劳作。
租税从何而来,官府应当爱惜。
为什么要如此无情地剥削,榨取每一滴血汗?
怪不得在这个太平盛世,盗贼却如此猖獗。
难道没有仁义的武器,可以抵挡这些侵害吗?
如何才能拥有清廉的官吏,与国家共兴共衰,
清心寡欲,养活百姓,治愈国家的创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卓越的才智与政治理想而受到推崇。他的诗歌常以民生为主题,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生活困苦,官府剥削严重,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生计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田家》是一首关注民生疾苦的诗歌,作者通过对田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民的艰辛与不易。首句“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直白地表达了农民的基本需求,饱暖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接下来通过对丈夫和妻子日常劳作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他们勤劳的身影和不屈的精神。诗中强调,温饱并非自天而降,而是依赖于辛勤的劳作,表现出对农民劳动价值的肯定。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对官府剥削行为的批评愈加尖锐,尤其是“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一句,直接指向了当时社会的不公,表达了对农民被剥削的深切关注。在表达对盗贼横行的无奈时,作者提出了对仁义的呼唤,渴望有清廉的官员来管理社会,维护民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揭示了农民的悲苦与无奈,也对社会的不公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呼唤仁义与清廉,渴望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田家所求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农民的工作是?
诗中提到的“仁义”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