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48
遣闷柬石末公
作者: 刘基 〔明代〕
绿杨落尽白杨枯,
坐石徒令岁月徂。
尚想藩臣知患盗,
岂期驿使似投巫。
当时粳稻通辽海,
今日风涛隔具区。
豺獭可堪专节钺,
衣冠何以拔泥涂?
绿杨树叶已落尽,白杨树也枯黄了,
我独坐在石头上,任凭岁月流逝。
还希望那些藩臣能知道民间盗贼的祸害,
怎料驿使的消息像巫师的谶语一样难以捉摸。
当年稻米曾畅通辽海,
如今风波却将我们隔绝得如此遥远。
豺狼与獾子怎么能够专横霸道?
而我们这些衣冠楚楚的人又该如何摆脱泥沼?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景升,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基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以浓厚的感伤与忧虑渗透在字里行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绿杨落尽白杨枯”既展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凋零,也暗喻了社会的衰败。诗人在石上独坐,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这种静谧的孤独感加深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寄望于藩臣能识别社会的弊端,但现实却让他失望。驿使的信息如同巫师的迷雾,无法带来真相和解救。通过“当时粳稻通辽海,今日风涛隔具区”,诗人对比了往日的繁荣与今日的困境,体现了深深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豺獭可堪专节钺,衣冠何以拔泥涂”,展现出对社会秩序崩溃的无奈与愤慨,尽管身处高位也难以摆脱泥淖的现实。这首诗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动荡的一种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驿使”是指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