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7:31
竹枝歌(三首)
相思无益莫相思,
赢得霜髯换黑髭。
明月自圆还自缺,
蚌胎瘦减有谁知。
全诗翻译:
相思是没有益处的,不要再思念了。即使思念也只换来了白发苍苍。明亮的月亮时圆时缺,像那蚌壳里的珠子,渐渐消瘦,谁又能理解这其中的苦楚呢?
典故解析:
“明月自圆还自缺”引申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表现了对人生起伏的感叹。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明代初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刘基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无常和人情冷暖的感慨,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竹枝歌(三首)》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人世间情感的思索。诗中通过“相思无益莫相思”开头,直接点出思念的无奈与痛苦,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哀。接着“赢得霜髯换黑髭”,用对比的手法展现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仿佛在诉说着爱情的苦涩。
“明月自圆还自缺”的意象,传达了人生的圆满与缺失并存,正如人生中的快乐与痛苦交织。最后一句“蚌胎瘦减有谁知”,则以隐喻的方式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像珠子在蚌壳中逐渐变瘦,鲜有人理解这份苦楚。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对社会变化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无奈与悲伤。通过自然界的象征,诗人表达了对爱情、人生及其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真情的渴望与失落。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意象深刻,明月代表着不变的理想,而霜髯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生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割裂。
诗词测试:
“相思无益莫相思”的意思是什么?
A. 思念是有益的
B. 不要思念
C. 思念很痛苦
D. 思念会让人快乐
诗中“明月自圆还自缺”意指:
A. 明月总是圆的
B. 人生是圆满的
C. 人生有圆有缺
D. 明月从不变化
“蚌胎瘦减有谁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与无奈
B. 快乐与幸福
C. 对未来的期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刘基的《竹枝歌》更加突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前者更多的是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更具哲理性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