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王觉斯画山水 其一》

时间: 2025-07-26 19:47:47

诗句

昨梦茫茫燕子矶,烟云渲染景依稀。

山围白下青如许,留待何人赋《采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7:47

原文展示: 题王觉斯画山水 其一 莫瞻菉 〔清代〕 昨梦茫茫燕子矶,烟云渲染景依稀。 山围白下青如许,留待何人赋采薇。

白话文翻译: 昨夜梦中,我站在茫茫的燕子矶上,烟云缭绕,景色依稀可见。 群山环绕的白下城,青翠如此,等待着谁来吟咏采薇的诗篇。

注释:

  • 燕子矶:地名,位于南京市,因形似燕子而得名。
  • 烟云渲染:形容景色在烟云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 白下:南京的古称。
  • 青如许:形容山色青翠。
  • 赋采薇:指创作诗歌,采薇是《诗经》中的一篇,常用来比喻隐居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瞻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莫瞻菉在观赏王觉斯的山水画后所作,表达了对画中景色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中燕子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烟云缭绕、景色依稀的朦胧美。诗中“山围白下青如许”一句,以青翠的山色映衬白下城的古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末句“留待何人赋采薇”则寄寓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期待,希望有人能以诗篇抒发对这片美景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昨梦茫茫燕子矶”,以梦境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氛围。
  • 次句“烟云渲染景依稀”,进一步描绘了烟云中的景色,增强了朦胧美。
  • 第三句“山围白下青如许”,具体描绘了山色,以青翠之色点染白下城的古韵。
  • 末句“留待何人赋采薇”,以期待之情结束,寄托了对诗歌创作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渲染:通过烟云的描绘,增强了景色的朦胧美。
  • 比喻:以“青如许”比喻山色的青翠。
  • 典故:引用“赋采薇”的典故,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燕子矶:地名,象征着南京的古韵。
  • 烟云:象征着朦胧美和遥远感。
  • 山色:青翠的山色,象征着自然之美和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燕子矶”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2. “赋采薇”中的“采薇”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 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孟子》

  3. 诗中提到的“白下”是哪个城市的古称? A. 北京 B. 南京 C. 杭州 D. 苏州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莫瞻菉的《题王觉斯画山水 其一》:两者都描绘了山水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而莫瞻菉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具体景色的描绘和对诗歌创作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译注》:了解“采薇”的详细背景和意义。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深入了解古代山水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六 又答玄叟 浣溪沙·奉和范学功先生怀念许老原韵 浣溪沙 塔里木戈壁中忆阿克苏温宿之游 浣溪沙 浣溪沙 彤甫作黄山云海图,乞题 浣溪沙 春思 浣溪沙 刘姑姑生朝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言 冰消云散 长圆 首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油饰 愁绪如麻 包含阑的成语 用字旁的字 杯水车薪 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旌异 色字旁的字 褕衣甘食 井养不穷 鞭结尾的成语 打街骂巷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