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梓桐祠访朱白水》

时间: 2025-05-04 03:38:14

诗句

吴门骢马澳门船,蓟苑重归又几年。

江渎东流终到海,星文北拱总朝天。

画留两代传家笔,贫卖三春种药田。

依旧丛祠租屋住,相逢讶我鬓萧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14

原文展示:

梓桐祠访朱白水 吴门骢马澳门船,蓟苑重归又几年。 江渎东流终到海,星文北拱总朝天。 画留两代传家笔,贫卖三春种药田。 依旧丛祠租屋住,相逢讶我鬓萧然。

白话文翻译:

在吴门骑着骢马,乘着澳门船,从蓟苑归来已经几年了。 江水东流最终汇入大海,星辰北拱总是朝向天空。 画作留传了两代的家传笔法,贫穷时卖掉了春天种的药田。 依然在丛祠租屋居住,相逢时惊讶我的鬓发已稀疏。

注释:

  • 吴门:指苏州,古称吴门。
  • 骢马:青白色的马。
  • 澳门船:指从澳门出发的船只。
  • 蓟苑:指北京,古称蓟。
  • 江渎:指江河。
  • 星文:指星辰。
  • 北拱:指星辰排列如拱形,朝向北方。
  • 传家笔:指家族传承的绘画技艺。
  • 三春:指春天。
  • 丛祠:指聚集的祠堂。
  • 萧然:形容鬓发稀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莫瞻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经历丰富,游历广泛,且对家族传承和贫困生活有所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访问梓桐祠时,回忆自己的过往经历,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自豪和对贫困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作者的过往与现状,展现了一种沧桑感。首联通过“吴门骢马澳门船”和“蓟苑重归又几年”描绘了作者曾经的游历和归来的时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颔联以“江渎东流终到海,星文北拱总朝天”比喻时间的不可逆和命运的必然,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颈联和尾联则通过“画留两代传家笔”和“贫卖三春种药田”以及“依旧丛祠租屋住,相逢讶我鬓萧然”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技艺的传承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己老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吴门骢马澳门船”和“蓟苑重归又几年”描绘了作者曾经的游历和归来的时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
  • 颔联:以“江渎东流终到海,星文北拱总朝天”比喻时间的不可逆和命运的必然,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 颈联:通过“画留两代传家笔”和“贫卖三春种药田”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技艺的传承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
  • 尾联:以“依旧丛祠租屋住,相逢讶我鬓萧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老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渎东流终到海”和“星文北拱总朝天”中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 对仗:如“吴门骢马澳门船”和“蓟苑重归又几年”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家族传承的自豪和对贫困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老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吴门骢马”、“澳门船”、“江渎东流”、“星文北拱”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作者的过往经历和现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吴门骢马澳门船”指的是什么? A. 作者的游历经历 B. 作者的家族传承 C. 作者的贫困生活 答案:A

  2. 诗中的“江渎东流终到海”比喻了什么? A. 时间的不可逆 B. 命运的必然 C. 家族的传承 答案:A

  3. 诗中的“画留两代传家笔”表达了什么? A. 作者的贫困生活 B. 作者对家族技艺的传承 C. 作者的老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莫瞻菉的《梓桐祠访朱白水》: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家族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莫瞻菉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家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杜甫的《春望》。
  • 《全宋诗》: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临江仙 元鲁县琴台 人月圆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二 点绛唇 寄李辅之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水龙吟 惜奴娇·画扇高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西眉南脸 陆詟水栗 夕字旁的字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敏丽 诸恶莫作 幼功 衅稔恶盈 折文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马捉老鼠 同居异爨 包含各的词语有哪些 遏云绕梁 提土旁的字 包含诡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