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下第投荆公》

时间: 2025-04-27 14:35:14

诗句

又还垂翅下烟霄,归指临川去路遥。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14

原文展示:

下第投荆公 饶竦 〔宋代〕

又还垂翅下烟霄,归指临川去路遥。 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

白话文翻译:

又一次落榜,如同鸟儿从高空中跌落,回到遥远的临川之路。 两亩荒废的田地必须卖掉,为了准备缴纳青苗税而筹钱。

注释:

字词注释:

  • 垂翅:比喻落榜或失败。
  • 烟霄:高空中,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归指:指向,这里指回到。
  • 临川:地名,今江西省抚州市。
  • 青苗:指青苗税,宋代的一种农业税。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反映了作者落榜后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榜,诗中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饶竦在科举考试落榜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提到的“二亩荒田须卖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压力和农民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落榜后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首句“又还垂翅下烟霄”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再次失败的沉重心情,而“归指临川去路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和遥远的感觉。后两句“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直接反映了诗人面临的现实问题,即为了缴纳青苗税而不得不卖掉仅有的田地,这不仅是对个人困境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刻反映。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又还垂翅下烟霄”:诗人用“垂翅”比喻自己落榜,形象地表达了失败的沉重感。
  • 次句“归指临川去路遥”:诗人回到遥远的临川,路途遥远,增添了无奈和孤独感。
  • 第三句“二亩荒田须卖却”:诗人必须卖掉仅有的田地,反映了生活的艰难。
  • 末句“要钱准备纳青苗”:为了缴纳青苗税而筹钱,揭示了社会的经济压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垂翅”比喻落榜,形象生动。
  • 对仗:“二亩荒田须卖却,要钱准备纳青苗”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落榜后的生活困境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压力和农民的生活困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翅:比喻失败的沉重感。
  • 烟霄: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荒田: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 青苗:社会的经济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垂翅”比喻的是什么? A. 飞翔 B. 落榜 C. 成功 D. 失败
  2. “归指临川去路遥”中的“临川”是指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书名 D. 诗名
  3. 诗中提到的“青苗”是指什么? A. 农作物 B. 税收 C. 田地 D. 钱财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活困境和心理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饶竦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绝句 题词山 昼眠治平寺 偶题 梅花 村居 清平乐 诗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形之中 寸字旁的字 鹰心雁爪 首字旁的字 僰道 学林 兵革满道 一川风月 至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鵫雉 疽囊 禹跳 物各有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