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

时间: 2025-04-27 17:59:56

诗句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9:56

原文展示:

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
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

白话文翻译:

突然解开了尘世的束缚,真是值得高兴。
而世间的忧虑又重现,未来未可知。
不要忘记在全吴馆中做的那个梦,
当时正值岭南的泥雨,步行而行。

注释:

  • 尘缨:指尘世的束缚,缨是系带,形容受世俗羁绊。
  • 世网:比喻世俗的纷扰和烦恼,如同网一般缠绕人心。
  • 全吴馆:指的是诗人曾经在吴地的一个地方,可能是寓所或酒馆。
  • 岭南泥雨:岭南地区特有的气候,常常是雨水淋漓,泥泞不堪。
  • 步行时:指在雨中走路的情景,带有艰辛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宝历二年(826年)八月三十日夜,夜梦后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思考。此时白居易已年过五十,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与个人遭遇,内心对现实的感慨愈发深沉。

诗歌鉴赏:

《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开头的“尘缨忽解诚堪喜”表达了诗人对暂时解脱的欣喜,但随之而来的“世网重来未可知”则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与不确定性。这种喜与忧的交织,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莫忘全吴馆中梦”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仿佛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些曾经的美好。而“岭南泥雨步行时”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表现了当时的艰辛与不易,象征着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尘缨忽解诚堪喜:瞬间解开尘世的束缚,令人欣喜。
    • 世网重来未可知:然而世俗的烦恼又重现,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 莫忘全吴馆中梦:不要忘记在吴地馆子里做的美好梦境。
    • 岭南泥雨步行时:当时在泥雨中步行的艰辛情景。
  • 修辞手法

    • 对比: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感。
    • 意象:尘缨、世网、泥雨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丰富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意象分析:

  • 尘缨:象征世俗的束缚与烦恼。
  • 世网:代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压力。
  • :象征理想与希望,是逃避现实的寄托。
  • 泥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扰,暗示诗人所经历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尘缨忽解诚堪喜”中的“尘缨”指代什么?

    • A. 梦境
    • B. 世俗的束缚
    • C. 美好的回忆
  2. 诗中提到的“岭南泥雨”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美好的时光
    • C. 未来的希望
  3. 诗人希望读者记住什么?

    • A. 现实的烦恼
    • B. 过去的梦境
    • C. 未来的理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均涉及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但白居易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李白则更显豪放和奔放,展现出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谒金门 寄曼叔桂林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春早湖山) 谒金门 送县侯曹孟辉行取进京 谒金门 怀黄梦蘧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春怨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肀字旁的字 文房四侯 包含房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山屋 望乡台 挻灾 高步阔视 生生不息 来历不明 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門字旁的字 发隐摘伏 削面 埤狭 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