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8:40
彷佛相逢待月身,不知今夕是何辰。
行云总作当年散,胡粉空传半面春。
嫁后形容难不老,画中临榻也应陈。
虎头亦是登徒子,特取妖娇动世人。
在月光下,仿佛再次遇见了那位女子,不知今夜是什么时候。
行云随风飘散,宛如当年的情景,
而那浓妆艳抹的美人,只留下一半春色于世。
她嫁后容颜难以保持青春,画中躺在床上的她,也应已苍老。
而那“虎头”画的作品,似乎也是个登徒子,专门吸引那些妖媚的女子来撩动世人的心。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青藤子,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艺术风格追求个性与自由,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徐渭晚年,正值其对美人和爱情的回忆与思考之际,结合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徐渭的《唐伯虎画崔氏且题次其韵》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彷佛相逢待月身”,既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月下相会的画面,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令人感伤。接下来的“行云总作当年散”,通过行云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青春的逝去。
“胡粉空传半面春”则是对美人的妆容的感叹,虽有美丽的外表,但终究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诗人对女性的美丽和嫁后的孤独感同样有深刻的理解,体现出一种对美与老去的哲学思考。最后两句则通过“虎头”和“登徒子”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对艺术的批判与对人性弱点的揭示,突显了社会对美的追求往往是肤浅的,充满了世俗的欲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个体的感受与社会的风俗紧密相连,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时间的流逝为线索,通过对美的追求与无奈的描述,表现了对青春、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彷佛相逢待月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情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美的追求
d) 对美人青春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胡粉”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外表
b) 短暂的青春
c) 追求的欲望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