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6
扣舷歌 其一
作者: 黄子野 〔唐代〕
早潮初上海门开,漠漠彤云雪作堆。
一百六峰都掩尽,不知何处有僧来。
清晨的潮水刚刚涨起,海门缓缓开启,远处的彤云像雪一样堆积。
一百六十座山峰都被云雾遮掩,不知道哪里还有僧人在此。
“百六峰”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山脉,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感悟。历史上,许多山峰都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象征着隐逸与修行。
作者介绍:
黄子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诗人借助自然景色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扣舷歌 其一》以清晨的潮水和模糊的彤云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山水的深刻感悟。早潮开启的海门,暗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而“彤云雪作堆”的描写则使人联想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诗中“一百六峰都掩尽”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广袤与人类的渺小,同时也隐含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有僧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探索与寻找,似乎在问,真正的内心归宿在哪里。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门”指的是什么?
“彤云雪作堆”中的“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虽然两者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