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0:57
树老巢翻鹰亦化,锡飞近地鹤犹惊。太平寺主今安在,潮打山围建业城。
古老的树木已经衰老,鹰在巢中也发生了变化;近地飞来的仙鹤依然感到惊慌。如今太平寺的主人在哪里?潮水拍打着山围,建业城仍在。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作品富有哲理。
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变迁的感慨,尤其是对历史人物及其影响的思索。
《登宝公塔》一诗以自然景象和历史人事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首句“树老巢翻鹰亦化”,通过写树木的衰老和鹰的变化,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接着“锡飞近地鹤犹惊”,描绘了仙鹤在飞行中依然感到惊恐,象征着生命虽然在不断追求自由,但依然要面对现实的威胁。
第三句“太平寺主今安在”,则引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太平寺的主人如今何在,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思索。最后一句“潮打山围建业城”则将视野回归到建业城,潮水的拍打象征着历史的波动与冲击,暗示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城市的存在依然存在。
整首诗情感复杂,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引发读者的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索时间与历史的关系,感慨生命的脆弱与变迁,表达了对往事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思考。
诗中提到“树老”,这代表了什么?
“锡飞近地鹤犹惊”中的“鹤”象征什么?
李流谦的《登宝公塔》与杜甫的《登高》都涉及登高望远的主题,但李流谦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悲伤与对国家的忧虑。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