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40:08
水龙吟·鬳斋不是凡人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鬳斋不是凡人,海山仙圣知来处。
清英融结,佩瑶台月,饮金茎露。
翰墨流行,禁中有本,御前停箸。
向弘文馆里,薰风殿上,亲属和微凉句。
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
曾传宝苑,曾将玉杵,付长生兔。
地覆天翻,河清海浅,朱颜常驻。
算给扶朝者,临雍拜者,下梢须做。
全诗翻译:
鬳斋不是普通人,海山的仙圣都知道他来自何方。
清丽的英才汇聚,佩戴着瑶台的明月,饮用着金茎上的露水。
书法墨迹流传,宫中有典籍,皇帝面前停下筷子。
在弘文馆里,薰风殿上,亲友们和谐地吟咏着清凉的诗句。
他已经被昭阳的人所嫉妒,何况他已经成了鼎立之龙。
曾经传承于宝苑,曾经把玉杵赠与长生兔。
天翻地覆,河流清澈,朱颜永驻。
算是给予扶持朝政的人,临雍朝拜的人,下边的根基必须要打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龙,号鬳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与诗歌。他的作品深受王维、李白等前代诗人的影响,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时值国家动荡,诗人以自身的才华和理想在动乱中寻求出路,表现出对理想和长生的追求。
刘克庄的《水龙吟·鬳斋不是凡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不凡的才华和追求。诗中提到的“海山仙圣”,不只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更是对自身所处时代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清英、瑶台等意象,表现了理想的高洁与脱俗,而“翰墨流行”则暗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紧凑,情感层次丰富,从自我肯定到对外界嫉妒的反思,再到对未来的展望,层层递进,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坚持。尤其是“地覆天翻,河清海浅,朱颜常驻”一句,表达了对长生和理想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才华的自信、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外界嫉妒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克庄的字是什么?
A. 景龙
B. 亭亭
C. 玉华
D. 明月
“地覆天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无奈
C. 悲伤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昭阳人”指的是什么?
A. 崇拜者
B. 嫉妒者
C. 朋友
D. 同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刘克庄的《水龙吟·鬳斋不是凡人》,同时也提供了相关的互动学习和诗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