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灵州令狐相公(一作赠高仆射自安西赴阙)》

时间: 2025-07-31 09:03:35

诗句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3:35

原文展示:

征蛮破虏汉功臣,
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
形容憔悴老于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汉朝的功臣征讨蛮夷,破敌而归的情景。他提剑归来,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但此时却站在凌烟阁的金柱旁,微笑着观看。可惜他却显得形容憔悴,仿佛比实际年龄更老。

注释:

  • 征蛮:指征讨边疆的蛮夷民族。
  • 破虏:打败敌人。
  • 汉功臣:指汉朝的功臣,通常指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人。
  • 提剑:携带武器,象征着勇敢和力量。
  • 凌烟金柱:凌烟阁是古代用来纪念功臣的建筑。
  • 形容憔悴:形象和状态显得疲惫不堪。

典故解析:

  • 凌烟阁:位于长安,是唐朝为了纪念功臣而建的,象征荣耀与地位。
  • 提剑归来:在古代,战士归来时常带剑,象征着胜利与荣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
  •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李洞对某位功臣从安西归来时所作,表达对功臣的敬意以及对战争后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功臣归来的描绘,展现了战争英雄的光辉与背后的辛酸。前两句描述了功臣的成就和归来,展现了他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荣耀。然而,后两句却转而揭示了人物的疲惫与憔悴,让人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身心疲惫。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英雄的伟大,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人通过“笑倚凌烟金柱看”的悠然态度,似乎在讽刺那些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的人。此诗在情感上引人深思,表现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战争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征蛮破虏汉功臣:指出这位功臣的身份与成就,是对历史的尊重。
    2. 提剑归来万里身:虽有荣耀,却也显露出归途的艰辛。
    3. 笑倚凌烟金柱看:表现出他虽有成就,但内心依然感到疲惫。
    4. 形容憔悴老于真: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摧残。
  •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后两句对荣誉与疲惫的对比,突显人物的复杂情感。
    • 象征:剑象征着权力与战斗,金柱则象征着荣耀。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战争带来的双重影响,既有英雄的光辉,也有其背后的牺牲与痛苦。

意象分析:

  • 征蛮:象征着战斗与征服。
  • 金柱:象征着荣耀与功勋。
  • 形容憔悴:象征着战争的伤痛与个人的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凌烟阁”是用来纪念什么的?

    • A. 功臣
    • B. 平民
    • C. 皇帝
    • D. 商贾
  2. “提剑归来”表现了什么?

    • A. 兴奋
    • B. 荣耀
    • C. 忧伤
    • D. 疲劳
  3. 诗中“形容憔悴老于真”指的是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战斗的疲惫
    • C. 个人的成长
    • D. 生活的富裕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战士的思念与关心。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洞的《上灵州令狐相公》与杜甫的《兵车行》,前者更注重个人荣誉与疲惫,后者则更侧重于战争对人民的影响与危害。两者都通过不同的视角反映了战争的双面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洞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赠狄崇班季子 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次韵王巩独眠 赠王子直秀才 李委吹笛?并引?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溪光亭 次韵定国见寄 次韵乐著作送酒 寄崔闲 浣溪沙(自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奉调 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满不在意 秕子 石字旁的字 白头到老 金德 一字旁的字 射鬾 爽然自失 风餐水栖 先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蕊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