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3:03
送卢郎中赴金州
原文展示:
云明天岭高,刺郡辍仙曹。
危栈窥猿顶,公庭扫鹤毛。
出军青壁罅,话道白眉毫。
远集歌谣客,州前泊几艘。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云明亮,山岭高耸入云,
刺史的官署停止了仙人的工作。
在高处的栈道上,俯视猿猴的顶峰,
公庭上清扫着白鹤的毛羽。
军队从青壁间出发,谈论着老人的智慧。
远道而来的歌谣客,停泊在州前的几艘船上。
注释:
- 云明:明亮的云,形容天气晴朗。
- 刺郡:指刺史所在的郡,古代地方官。
- 辍:停止,停下。
- 仙曹:指仙人的工作场所或与仙人有关的事务。
- 危栈:高处的栈道,指险峻的道路。
- 窥:窥视,观察。
- 猿顶:猿猴的顶峰,可能指山顶或猿猴栖息的地方。
- 公庭:官府的庭院。
- 扫鹤毛:清理白鹤的羽毛,象征清净。
- 青壁罅:形容青山的裂缝,暗指军队出征的路径。
- 白眉毫:此处指年长者的智慧与经验。
- 远集:远道而来的聚集。
- 歌谣客:指唱歌的旅客。
- 泊几艘:停泊的船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和抒发离别之情,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卢郎中赴金州之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祝福。金州作为边疆重镇,象征着不平凡的前程和艰辛的旅途。
诗歌鉴赏:
《送卢郎中赴金州》是李洞的一首送别诗,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开篇描绘了高耸的天岭和明亮的云,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了卢郎中即将面临的广阔前途。接着提到刺郡的仙曹,象征着他过去的官职生活的结束,暗含对旧生活的依依不舍。
“危栈窥猿顶”生动地描绘了高处的栈道,使人联想到艰辛的旅程,而“公庭扫鹤毛”则暗示着对清净与美好的向往。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流露出对友人将要离去的惆怅。
最后两句提到歌谣客和停泊的船只,展现出一种热闹的场景,象征着未来的生活将充满人际交流与丰富的经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依恋,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高山和明亮的天空,暗示友人的未来宽广。
- 第二联提到刺郡停止了仙人的工作,象征着旧生活的结束。
- 第三联通过“危栈窥猿顶”展示了艰难的旅程,而“公庭扫鹤毛”则体现出一种清新的自然环境。
- 第四联描绘了歌谣客的到来,显示出未来生活的丰富多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前途比作高山,象征着广阔的未来。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云、山、猿、鹤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清新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惆怅,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 云: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美好。
- 天岭:代表着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 猿顶:暗示艰难的旅途与挑战。
- 鹤毛:象征着清净与纯洁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刺郡”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刺史的工作地点
- C. 官府的庭院
-
“危栈窥猿顶”中的“危栈”指的是什么?
- A. 高处的栈道
- B. 低矮的栈桥
- C. 仙人的栈道
-
诗中提到的“歌谣客”象征着什么?
- A. 未来的旅行者
- B. 友人的去世
- C. 旧友的回归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洞的《送卢郎中赴金州》与杜甫《赠卫八处士》,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之情,但李洞更偏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杜甫则注重于政治与人生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洞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