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23
诗词名称: 上巳从史巫山超过{左衤右弗}饮江皋
作者: 李埴 〔宋代〕
诗歌内容:
风沙一夜卷冥冥,晓色曈曚上翠屏。
薄宦驱人成老大,佳时得酒慰飘零。
红馀晚树迷幽谷,绿涨晴波失远汀。
却是崇山兼峻岭,看来浑不减兰亭。
整首诗的意思是:
一夜的风沙将天空笼罩得迷迷蒙蒙,晨曦的光色逐渐映照上翠绿的山屏。因官场的浮沉,让人感到老去,而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得以饮酒,来慰藉心中的飘零之感。夕阳下的红树迷失在幽深的山谷,碧波在晴日中涌动,远处的沙滩也显得朦胧。这里的高山和峻岭,竟然看起来并不逊色于兰亭的壮丽景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埴,字季白,号白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而隽永。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上巳节,诗人于巫山之地游玩,借酒浇愁,抒发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景的欣赏,反映了当时社会官场的浮沉和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本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开篇以“风沙一夜卷冥冥”描绘了夜晚的困顿,紧接着“晓色曈曚上翠屏”则展现了晨曦的希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薄宦”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浮沉的无奈,进一步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通过“红馀晚树迷幽谷,绿涨晴波失远汀”,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色彩鲜明,充满生机。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却是崇山兼峻岭,看来浑不减兰亭”,既是对巫山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我境遇的反思,通过与兰亭的对比,暗示尽管身处困境,但美的追求和欣赏始终存在。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诗意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浮沉世事中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生活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宦”指的是什么?
A. 官职的轻薄
B. 诗人的身份
C. 风景的特征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兰亭”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文人雅集
C. 官场的浮沉
D. 大自然的美
“红馀晚树迷幽谷”中“迷”字的意思是什么?
A. 迷失
B. 吸引
C. 欢喜
D. 安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李埴则更多地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的向往。两位诗人的风格虽不同,但都在诗中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