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雒阳》

时间: 2025-04-26 21:41:06

诗句

东都遗迹与谁寻,雒下词人自古今。

中岳气生朝日湿,黄河声应夜钟深。

平时玉几升龙卷,几度瑶笙降鹤音。

无限兴亡无可说,一春闲对牡丹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1:06

原文展示:

雒阳
作者: 梁佩兰 〔清代〕

东都遗迹与谁寻,
雒下词人自古今。
中岳气生朝日湿,
黄河声应夜钟深。
平时玉几升龙卷,
几度瑶笙降鹤音。
无限兴亡无可说,
一春闲对牡丹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感叹东都(洛阳)的历史遗迹与兴衰变迁时,表达了对古今词人的思考与感悟。中岳的气息在晨曦中弥漫,黄河的波涛与夜钟声相应,交织出一种深沉的情境。平日里,玉石上升起的龙卷风和偶尔传来的瑶笙声如同仙鹤的鸣叫。尽管兴亡无常,无法言说,但在这春天的闲暇时光,我对着盛开的牡丹吟唱。


注释:

  • 东都: 指洛阳,古代的都城之一。
  • 遗迹: 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或建筑。
  • 中岳: 指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
  • 黄河: 中国的母亲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源头。
  • 玉几: 玉制的桌子,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瑶笙: 一种乐器,常用于古代音乐,象征优雅的音乐。
  • 牡丹: 被称为“花王”,象征富贵与繁华。

典故解析:

  • 东都: 洛阳作为古代文化和政治中心,其兴衰变迁常常被文人所吟咏。
  • 黄河: 不仅是地理概念,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 牡丹: 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富贵、繁荣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佩兰,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著称。她的诗常带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与敏感,同时也关注社会与历史的变迁。

创作背景:

写作于清代,历史背景上,洛阳作为古都,经历了多次兴衰。诗人在此背景下,感慨词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


诗歌鉴赏:

这首《雒阳》通过对洛阳历史遗迹的追溯,展现了诗人对古今兴亡的思考。开篇便以“东都遗迹”引入,激起读者对历史的兴趣。接着在描写中岳的气息和黄河的声响时,诗人将自然与人文情境结合,形成一种深邃的氛围。诗中“平时玉几升龙卷”一语,表达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淡淡忧伤,透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一春闲对牡丹吟”,则是对现世美好的肯定,尽管历史兴亡无常,但在美丽的春天,诗人仍能找到灵感与慰藉。整首诗意境优雅,情感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的深思熟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都遗迹与谁寻: 洛阳的历史遗迹,谁来追寻呢?引出对历史的思考。
  2. 雒下词人自古今: 在洛阳这片土地上,历代的词人不断涌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3. 中岳气生朝日湿: 嵩山的气息在晨光中弥漫,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4. 黄河声应夜钟深: 黄河的水声与夜里的钟声相互呼应,渗透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5. 平时玉几升龙卷: 日常的生活中,虽有风暴袭来,但玉石象征的优雅依然存在。
  6. 几度瑶笙降鹤音: 传来的乐声如同仙鹤的鸣叫,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7. 无限兴亡无可说: 对历史的无奈与感慨,兴亡变迁难以言表。
  8. 一春闲对牡丹吟: 在春天的闲暇时光,面对绚丽的牡丹,诗人吟唱着自己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如“平时玉几升龙卷,几度瑶笙降鹤音”。
  • 比喻: 将自然与人文景象相结合,赋予诗句更深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历史遗迹的反思,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悟,尽管历史充满了兴亡,但在美好的春天,诗人依然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都: 代表历史的沉重感。
  • 黄河: 象征民族的根基与历史的传承。
  • 牡丹: 象征富贵与美丽,表达了对现世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洛阳
    • C. 南京
    • D. 西安
  2. 诗中提到的“瑶笙”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风景
    • D. 一种酒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悲伤
    • B. 愉悦
    • C. 淡然
    • D. 激昂

答案:

  1. B. 洛阳
  2. B. 一种乐器
  3. C. 淡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雒阳》的对比: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雒阳》则更加关注历史的兴亡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不浮赴沿江制参二首 送不浮赴沿江制参二首 送不浮弟归金陵 集菩提坛示定通上人 望茅山 偶山 早朝 望西苑 游小金山 雨后海珠登眺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拯擢 斗升之禄 称锤落井 韋字旁的字 英雄所见略同 撞府穿州 烛察 厂字头的字 无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荆棘铜驼 飞瀑 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 包含秤的成语 尸字头的字 舞枪弄棒 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