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4:04
春园夜集迟陶握山不至
作者: 梁佩兰 〔清代〕
林间相约不曾违,试尽东风白袷衣。
沧海树低潮暗上,夕阳烟乱鸟斜归。
酒当良会谋千盏,月满闲园迫四围。
知己岂能忘此夜,年来心事对花稀。
在林间约定的聚会从未违背,试着尽情享受东风的温暖,穿着白色的袷衣。
沧海低矮的树影在潮水的暗流中摇曳,夕阳的烟雾中,鸟儿斜斜归来。
酒席本是美好聚会,准备了千盏美酒,满月照耀着闲适的园子,四周显得格外亲密。
知己怎能忘记这一夜,年来的心事在花前却显得稀疏。
梁佩兰,清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此诗作于春天的夜晚,诗人约好友聚会,借此抒发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春天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次难忘的聚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通过“林间相约不曾违”,强调了聚会的期待和约定的珍贵。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东风白袷衣”展现出春天的温暖,充满生机。
“沧海树低潮暗上,夕阳烟乱鸟斜归”中,自然景象的描绘与鸟归的意象相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深思。而“酒当良会谋千盏”则表现了聚会的热闹与欢乐,酒席上那种愉悦的氛围令人向往。
最后两句“知己岂能忘此夜,年来心事对花稀”则是点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似乎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忧伤。整首诗在欢愉中带着淡淡的忧伤,使得读者在欣赏美好景象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歌通过春夜聚会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人在欢愉的聚会中,也透出一丝忧伤,反映了人们在快乐时光中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索。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酒当良会谋千盏”中,“良会”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聚会
B. 朋友的聚会
C. 重要的会议
D. 仅有酒的聚会
诗中提到的“白袷衣”主要是在什么季节穿着?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