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6:40
碧桃娇小。底事飘零早。一任春光容易老。人比春光更好。盈盈乍识芳期。低徊欲语偏迟。忽地翠颦红敛,佯歌金缕新词。
这娇小的碧桃,为什么总是早早飘零?春光虽然易逝,但人却比春光更美。微微一见芳华的时节,情意绵绵却又言语迟缓。忽然之间,那眉头皱起,红颜褪去,似乎在假装唱着新词。
吴湖帆,清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物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事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清平乐 其十七》创作于吴湖帆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和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描写碧桃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清平乐 其十七》以碧桃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伤。开篇的“碧桃娇小”,以娇嫩的桃花引发读者的注意,随后“底事飘零早”一句,直接揭示了青春易逝的主题,蕴含着一种无奈和惋惜。接下来的“人比春光更好”则是对比,表明人类的美好与春光相比更为珍贵,暗示着人之所以不应轻言放弃,因为生命中的美好往往短暂而珍贵。
“盈盈乍识芳期”,这句承接了前面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初见的美好与期待,然而“低徊欲语偏迟”的描写却又添加了一丝迟疑与不安,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的“忽地翠颦红敛,佯歌金缕新词”则是对美好瞬间的怀念,似乎在诉说着青春的短暂与美丽,尽管面临凋零,仍旧要假装欢歌。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对生命、爱情与美好时光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微妙的忧伤与对美的追求。
全诗通过描绘碧桃的早逝与春光的易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强调了人类美好的珍贵与生命的意义,引发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对“碧桃娇小”的理解是:
A. 桃花的颜色
B. 桃花的大小和娇嫩
C. 桃花的种类
“人比春光更好”表达了什么?
A. 人类的美好超越自然
B. 春光比人更好
C. 人与自然没有关系
“佯歌金缕新词”的意思是:
A. 假装唱歌,怀念过去的美好
B. 真的在唱新词
C. 讲述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