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其一 超翁画芍药绝笔便面,为谢佩真题》

时间: 2025-05-02 03:35:05

诗句

胭脂点点。

心血浑如染。

嘘尽红情遮半面。

恩到深时成怨。

此花恰号将离。

阶翻扇底谁知。

几许断肠春色,秋风恨结无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5:05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一 超翁画芍药绝笔便面,为谢佩真题
作者: 吴湖帆

胭脂点点。心血浑如染。
嘘尽红情遮半面。恩到深时成怨。
此花恰号将离。
阶翻扇底谁知。
几许断肠春色,秋风恨结无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芍药花的艳丽,仿佛是用胭脂点染而成,表达了心中深切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爱情却渐渐变成了怨恨。花开时节恰是离别的时刻,心中所感受的却无人知晓。眼前的春色令人心痛,而秋风的到来更让这份怨恨无尽延续。


注释:

  • 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象征着美丽与娇艳。
  • 心血:指内心的深情厚谊。
  • 嘘尽:指将红色的情感遮掩,暗示情感的压抑。
  • 恩到深时成怨:恩情深厚时,反而容易产生怨恨。
  • 几许断肠春色:春天的美丽让人心痛,暗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秋风恨结无期:秋风带来的无尽怨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难以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1968),字仲华,江苏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吴湖帆在诗词创作上也颇有造诣,常以画入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吴湖帆在其画作《芍药》的基础上所作,是对自己情感经历的反思与表达。芍药花的盛开与凋零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变迁,反映了他对过往情感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哲思的词作,吴湖帆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传递了对爱情的复杂感受。词中用“胭脂点点”形象地描绘了花的娇艳,同时也暗示了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深邃。随着情感的升温,词中提到“恩到深时成怨”,这句简洁而有力的话道出了爱情中的矛盾与冲突,令人深思。

此外,诗中的“几许断肠春色,秋风恨结无期”更是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春色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同时又带来了无尽的惆怅与失落。秋风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情感的难以解脱,诗人用自然的变化映射内心的波澜,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整首词在意象上富有层次感,情感上则极为真挚,读之令人感同身受,仿佛能体会到那种绵延不绝的怨恨与思念。吴湖帆在这首词中所展现的艺术才华和情感深度,使其成为清代词作中的一朵奇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胭脂点点。
    描绘了花朵的颜色,鲜艳如同胭脂,突显了花的美丽与娇嫩。

  2. 心血浑如染。
    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投入,情感如同染料般深入骨髓。

  3. 嘘尽红情遮半面。
    指对曾经美好情感的掩盖,暗示情感的压抑与隐藏。

  4. 恩到深时成怨。
    说明当感情达到深厚之时,反而容易滋生怨恨,揭示情感的复杂性。

  5. 此花恰号将离。
    这句通过花的凋零来隐喻离别,暗示失去的无奈。

  6. 阶翻扇底谁知。
    描述了孤独的心境,表达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7. 几许断肠春色,
    春天的美丽令人心痛,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8. 秋风恨结无期。
    秋风带来的无尽怨恨,暗示情感的纠结与无法解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胭脂”比喻花的美丽,形象生动。
  • 对仗:如“恩到深时成怨”与“几许断肠春色”,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表达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奈,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胭脂:象征女性的美丽,情感的浓烈。
  • 春色:象征美好与希望,亦代表青春的短暂。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无奈,暗示失去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胭脂点点”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花的颜色
    B. 情感的深度
    C. 生活的艰难

  2. “恩到深时成怨”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爱情总会变好
    B. 深厚的感情可能会产生怨恨
    C. 恩情和怨恨是无关的

  3. “几许断肠春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心痛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

诗词对比:

吴湖帆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表达情感的细腻和复杂上有相似之处,李清照通过自然景物表达离愁别恨,而吴湖帆则以芍药花的盛衰隐喻情感的变迁,二者均展现了女性情感的深邃与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词人研究》
  • 《吴湖帆艺术传记》

相关查询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宫词·故国三千里 终南望余雪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江雪 春怨 / 伊州歌 春晓 宿建德江 八阵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譬援类 一吐为快 西字头的字 指结尾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石淙 敬酒不吃吃罚酒 風字旁的字 窃弄威权 仁慈 错落有致 人字头的字 优游涵泳 有识之士 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蹂蹈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