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4:12
解佩令 寄张荫庐广榕
听莺斜巷,试骢软陌,到花前半晌东风尽。
烟月昏黄,画一带欢场离恨。
个中人可怜双鬓。
蛮斋春睡,香湖秋泛,引吟魂梦禅天近。
写怨抽恩,莫轻为寻常脂粉。
是君家玉田身分。
听那黄莺在斜巷中鸣唱,试着骑上骢马走过软嫩的乡间小路,来到花前,东风已经吹尽了半晌。烟雾和月色昏黄,描绘着一幅欢场与离愁的画面。这里面的人,真让人怜惜,两鬓已渐渐斑白。蛮斋里春日的酣睡,香湖上的秋水荡漾,唤醒了我心中的吟唱,仿佛禅意与天近在咫尺。笔下的怨恨与恩情交织,不要轻易看待这寻常的脂粉之事。你是君家那玉田的身分。
“蛮斋春睡,香湖秋泛”描绘的是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双鬓”常用来形容人的年华渐逝,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及人情世态,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作者寄情于自然,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换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解佩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宁静与淡淡的愁苦。首句“听莺斜巷,试骢软陌”,以“莺”引入春天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景。接下来的句子则将这种轻快转化为对自然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深情。尤其是“个中人可怜双鬓”,使人不禁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珍惜眼前的时光。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如“欢场离恨”,展现了快乐与悲伤之间的矛盾,情感的复杂性。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美,更关注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从描写自然景色到抒发个人情感,层层递进,最后以“是君家玉田身分”收束,既强化了亲密关系,又带有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给人以思考的余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青春的感慨,表达了人对自然与情感深切的认同与依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骢”指的是哪种动物?
“个中人可怜双鬓”中的“双鬓”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欢场离恨”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这首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情感更加细腻;而《春夜喜雨》则展现了自然的生生不息,注重自然对生活的影响。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