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书斋壁》

时间: 2025-05-06 02:53:54

诗句

随分琴书适性情,乍寒偏爱小窗明。

旋煎甖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

丹药验方非畏死,文章排闷不求名。

是间幽事君知否?

莫怪经秋少入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54

原文展示:

随分琴书适性情,乍寒偏爱小窗明。
旋煎甖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
丹药验方非畏死,文章排闷不求名。
是间幽事君知否?莫怪经秋少入城。

白话文翻译:

我随性而为,弹琴读书,正合我的情趣;
乍一阵寒意,偏偏喜欢小窗透进的明亮光线。
煮着粟米与僧人畅谈,故意种下芭蕉树,期待雨声的到来。
炼丹药,验方并不惧怕死亡;写文章,排遣烦闷不求名声。
这些幽静的事,你是否知道?别怪我秋天少进城。

注释:

  • 随分:随意,随性。
  • 乍寒:忽然变冷。
  • 甖粟:甖是煮食的器具,粟是谷物,意指煮粟米。
  • 故种:特意种植。
  • 丹药:指炼制的药物,通常与长生不老相关。
  • 非畏死:并不害怕死亡。
  • 排闷:解闷,排遣忧愁。
  • 幽事:幽静或隐秘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后的动荡,对国家的前途极为关注,作品内容丰富,涉及诗、文、词等多个领域。陆游的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淡泊明志的闲适生活。

创作背景:

《题书斋壁》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书卷及生活琐事的热爱。诗作反映了作者在动荡的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一种不求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题书斋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中陆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描述自己在书斋中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在诗的开头,作者通过“随分琴书适性情”来传达自己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一种对物质追求的超然。

“乍寒偏爱小窗明”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寒冷的天气中,明亮的窗光让人感到温暖,这种细腻的观察表现出作者的生活情趣。接下来的两句“旋煎甖粟留僧话,故种芭蕉待雨声”描绘了他与僧人间的对话,显示出一种人际交流的温暖,同时种植芭蕉的意图也是对自然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丹药验方非畏死”与“文章排闷不求名”进一步揭示了陆游对生命和名利的看法,他追求的是一种高洁的精神境界,勇于面对生命的终点,而非仅仅在乎世俗的成就。这种态度在最后两句中得到了升华,作者以幽事自问的方式,邀请读者思考他所追求的内心世界,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随分琴书适性情”——随意而为,琴书相伴,适合自己的情趣。
    2. “乍寒偏爱小窗明”——忽然的寒意中,偏爱明亮的小窗,让人感到温暖。
    3. “旋煎甖粟留僧话”——煮粟米与僧人交谈,展现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4. “故种芭蕉待雨声”——特意种植芭蕉树,期待雨声的到来,象征对自然的向往。
    5. “丹药验方非畏死”——炼丹药、验方,并不害怕死亡,表达一种超然态度。
    6. “文章排闷不求名”——写作排遣烦闷,不在乎名声,体现出一种淡泊心态。
    7. “是间幽事君知否?”——这些幽静的事情,不知你是否了解?
    8. “莫怪经秋少入城”——别怪我在秋天少去城中,暗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乍寒偏爱”和“故种待雨声”形成对比。
    • 比喻:用“丹药”象征精神追求。
    • 拟人:将雨声与期待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陆游内心的丰富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琴书:象征文化修养和内心的宁静。
  • 小窗:代表生活中的光明与希望。
  • 芭蕉: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和对自然声音的渴望。
  • 丹药:象征追求长生与精神的超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随分琴书适性情”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随性而为
    • C. 忧虑重重
  2. “乍寒偏爱小窗明”中“小窗明”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温暖和希望
    • C. 黑暗
  3. 诗中提到的“丹药”主要象征:

    • A. 财富
    • B. 精神追求
    • C. 朋友关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陆游的《题书斋壁》都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国事的忧虑,而陆游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词集》
  2. 《宋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至上海 舟过大沽望炮台二首 其二 舟过大沽望炮台二首 其一 晚晴泊枫泾 答叶浩吾 其六 答叶浩吾 其五 答叶浩吾 其四 答叶浩吾 其三 答叶浩吾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日已三竿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宏衍 亠字旁的字 嬉怡 包含眦的成语 大头小尾 遗簪堕珥 闭关自守 内峻外和 阜字旁的字 逸俊 讲辨 包含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