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叔通见寄四首韵》

时间: 2025-04-30 21:49:22

诗句

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

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9:22

原文展示:

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
文章苦心费雕琢,岁月老我徒谬悠。
欲谭圆觉识佛祖,更希超举期浮丘。
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悟。诗人看到壮丽的江山,心中却仍然被世俗的念头搅扰,无法宁静下来。尽管在创作中倾注了许多心血,但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诗人希望能够领悟佛理,超越世俗的纷扰,渴望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然而,到了晚年,往事的回忆却像蜡烛一样难以咀嚼,心中烦恼依旧,无法释怀。

注释:

  • 江山:指自然风光和国家的山河。
  • 披豁:披开、豁然开朗,形容眼前景象的开阔。
  • 世念:世俗的思想和感情。
  • 雕琢:指创作文章时的精雕细琢。
  • 圆觉:佛教用语,指圆满的觉悟。
  • 超举:超越、举起,形容希望达到更高的境界。
  • 宗盟:宗教的约定或信仰。
  • 嚼蜡:形容回忆往事时的无奈和苦涩。
  • 灰木:比喻无生气的状态,暗指心灵的空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常常表现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充满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理想的渴望,诗中所体现的哲理与佛教思想密切相关,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江山到眼一披豁,世念搅思三宜休”,以自然景象引入,表现了诗人在眼前壮丽的江山面前,心中却无法平静,受到世俗的牵绊。这种矛盾的心境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着,诗人提到“文章苦心费雕琢”,显示了他在创作中付出的努力与心血,然而岁月的流逝使他感到徒劳无功,心中充满了无奈。后半部分的“欲谭圆觉识佛祖”,则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向往,希望能够通过领悟佛理来超越尘世的烦恼。然而,结尾处的“宗盟暮年味嚼蜡,灰木万念空烦尤”,则带着一种苍凉的感悟,尽管追求超脱,但内心的烦恼依旧存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山到眼一披豁:眼前的壮丽山河一下子展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2. 世念搅思三宜休:世俗的念头在心中搅动,让人难以平静。
  3. 文章苦心费雕琢:写作的时候倾注了很多心血,经过反复打磨。
  4. 岁月老我徒谬悠:岁月在流逝,而我却只能感到无奈和空虚。
  5. 欲谭圆觉识佛祖:渴望能够领悟佛教的圆满觉悟。
  6. 更希超举期浮丘:更希望能够超越这世俗的浮华,达到更高境界。
  7. 宗盟暮年味嚼蜡:对于宗教信仰的坚持,晚年却仍感到回忆艰难。
  8. 灰木万念空烦尤:心中充满了空虚烦恼,难以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回忆比作“嚼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往事的无奈。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江山象征着壮丽的理想,而“灰木”则象征着内心的空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佛教哲理的向往和超脱的渴望,最终却又感受到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壮丽的自然和国家。
  • 世念:代表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 圆觉:象征理想的觉悟与超脱。
  • :象征对往事的苦涩回忆。
  • 灰木:象征内心的空虚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山到眼一披豁”的意思是?
    • A) 眼前的江山令人感到压抑
    • B) 眼前的江山开阔明亮
    • C) 眼前的江山令人感到沉重
    • D) 眼前的江山令人感到无奈
  2. “欲谭圆觉识佛祖”中“圆觉”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B) 一种佛教的觉悟
    • C) 一种对世俗的追求
    • D) 一种对自然的向往
  3. 诗中“灰木万念空烦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对未来充满希望
    • B) 对往事感到无奈和烦恼
    • C) 对人生充满激情
    • D) 对宗教信仰充满坚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但更加注重田园生活的宁静。
  • 王维《山居秋暝》: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上更为淡泊。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学箕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午日淮阴城北观竞渡 其一 西溪山庄有感 西湖春雨 虎阜即事 湖楼题壁 荆溪道中 春寒·漫脱春衣浣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确实 齿少心锐 患结尾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假手于人 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繇繇 相机观变 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窝风 思若泉涌 恣意妄行 十字旁的字 融液贯通 稳结尾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透古通今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