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1:59
百字令·题孙子和先生遗墨册
作者:杨葆光 〔清代〕
是孙思邈,叹前辈仙去,风华微矣。乐石丛铜身后在,知有传家肖子。劫火吹来,恒河数尽,得漏痕如此。拨灰重看,惹人多少清泪。空叹初地庄严,桥长竺远,无处寻根蒂。此去勤将遗墨抱,静对桐严山水。挥洒云烟,一家手笔,付与人间世。风流遥想,此才天下能几。
这首词提到的是孙思邈,感叹前辈的仙去,往日的风华已然微薄。乐石与铜身虽在,但知道有传世的子孙吗?劫火已来袭,恒河的岁月几度消逝,留下的痕迹如此。拨开灰尘再看,竟惹人无数清泪。空自叹息,初地的庄严,长桥与竺山远在天边,哪里寻觅根基呢?今后要勤奋守护遗墨,静静对待桐严的山水。挥洒云烟,传世的手笔,交给了人间。风流的才华,世上又能有多少?
这首诗表达了对前辈孙思邈的深切怀念与对古代文化的追思。诗中通过对遗墨的细腻描写和情感倾诉,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重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开篇引用孙思邈,立即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叹息前辈仙去,暗含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劫火的意象则用来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损失,恒河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无情。通过“拨灰重看”,诗人不仅是在追忆,也是在对比现状,表现出一种失落感。对“遗墨”的珍视,既是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是对自身责任的强调。最后,诗人以“挥洒云烟”来隐喻创作的自由与洒脱,又通过“付与人间世”表达了对传承与分享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涵盖了对历史、文化、个体责任等多层面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与期望,情感深邃,内涵丰富。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孙思邈”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劫火”意指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时间流逝
C. 文化遗失
“此去勤将遗墨抱”中“遗墨”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文化传承
C. 画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