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百字令 海棠》

时间: 2025-05-09 04:04:03

诗句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

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

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

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

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

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

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04:03

原文展示

百字令 海棠
作者: 杨继端 〔清代〕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

白话文翻译

谁能将那彩丝绾成发髻,犹如待嫁的红儿,锦帐锁住春光。燕子争相飞入,娇嫩的花朵轻盈而妩媚。她娇羞得难以抵挡风雨,春天的痕迹难以掩盖。玉纤已被摘去,红雪般的花瓣飞落在发髻上。时节已是中和,清明渐近,香气淡去熏香的火焰。想要系住这美好的春光,却无力回天,懒洋洋的阳光照耀着。残梦刚刚回旋,宿醉尚未消散,我已然识得这销魂的感觉。夜深了,银烛高烧,别再让花儿随意卧下。

注释

  • 彩丝: 指用彩色丝线编织的发饰。
  • 红儿: 指年轻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待嫁的少女。
  • 锦帏: 精美的帷帐,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 粉本燕支: 燕子争相飞来的形象,象征春的生机。
  •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 指花儿娇弱,难以承受风雨的侵袭。
  • 春有痕难裹: 春天的痕迹难以掩盖,暗示春的短暂。
  • 绛雪: 形容花瓣如雪般美丽。
  • 恹恹: 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 销魂: 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迷恋和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中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以海棠花为题材,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

诗歌鉴赏

杨继端的《百字令·海棠》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诗中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传达了对春天美好的向往与无奈。开头部分“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海棠花的娇美,仿佛是个待嫁的少女,既有青春的活力,又蕴藏着一丝柔弱。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花儿状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脆弱,风雨的侵袭使得花儿更加娇嫩,难以抵挡春的消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欲系好春无气力”,表达了对春天稍纵即逝的无奈与惋惜,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无能为力。夜深时分,银烛高烧,诗人却不愿让花儿休息,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整首词在轻盈的语言中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有对美好瞬间的惋惜,体现了清代词人的细腻与情感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开篇以问句引入,表达对花的柔美和春天的锁定。
  • “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描绘花的轻盈,展现春意盎然。
  • “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突出了花的脆弱和春天的短暂。
  • “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比喻花瓣如雪,展示出海棠的美丽。
  • “欲系好春无气力,迟日恹恹低亸。”: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无奈和疲惫。
  • “残梦初徊,宿酲犹倦,判得销魂我。”:表露了诗人的迷惘与对美的依恋。
  • “高烧银烛,夜深休放花卧。”:在夜深人静时,表达对花的珍惜与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 “似红儿待聘”将花比作待嫁的少女,生动形象。
  • 拟人: “娇还带雨”赋予花儿以生命,增强情感。
  • 对仗: 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海棠花,表现了对春天短暂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 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彩丝: 代表年轻女子的柔美与期待。
  • 银烛: 象征夜晚的宁静与思绪的缠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彩丝”指的是什么?

    • A. 彩色丝线的发饰
    • B. 海棠花的颜色
    • C. 春天的气息
    • 答案: A
  2. 诗中提到的“绛雪”指的是什么?

    • A. 白雪
    • B. 海棠花瓣
    • C. 早春的雨
    • 答案: B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与杨继端的《百字令·海棠》均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春天的短暂,前者较为感性,后者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题哀贤亭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寄酬睦州晏殿丞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上元雪 十月二十一日得许昌晏相公书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紫云岩 送汝阴宰孙寺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通天达地 黹字旁的字 魏鹊无枝 瑕不搑瑜 痛定思痛 掩汗 包含很的词语有哪些 俗不堪耐 偷空 折而族之 心绪不宁 木字旁的字 弃邪从正 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