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40
百字令 送蔡竹涛游太原和顾庵学士韵
作者:龚鼎孳
入秦蔡泽,急横金跃马难甘雌伏。
今代才名羁旅客,醉倚长杨抛筑,
一雁清秋,三关落日,人比萧萧竹。
薄游书剑,官斋移杨堪宿。
试问悬瓮风烟,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
极眺高歌偕骑省,指点残枫剩槲。
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天凑清狂福。
归来重九,新词珠定盈斛。
在秦地的蔡泽,我急忙骑马向前,难以甘愿屈服于平淡的生活。如今的才子名士如同羁旅的客人,醉酒倚靠在长杨树下抛弃了繁华的住所。一只孤雁飞过清秋的天空,三关的落日映照着人们的萧索,似乎人们都不如这萧萧的竹子。游览的书剑轻便,官家的斋舍迁移到了杨树下,倒是适合住宿。试问那悬挂的酒瓮和烟雾,青城的花月,这样的景致曾经在高低起伏的山谷之间。极目远眺高歌,骑马游览,指点着残留的枫叶与槲树。越过石阶登上高楼,太真轻轻披扇,天上似乎凑合着清狂的福气。归来时正值重阳节,新词如珠般满溢。
龚鼎孳(公元1570年-1649年),字子元,号静斋,明代诗人,擅长诗文,作品以风骨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生活在明末,目睹了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风气的变迁与动荡,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这首《百字令》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牌,“百字令”的字数限制使得诗人需在有限的篇幅中表达丰富的情感与意象。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蔡竹涛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入秦蔡泽”引入,既指地名,也寓意着诗人的心境。后面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放逐与羁绊的矛盾心理。诗中“醉倚长杨抛筑”一句,勾勒出诗人醉酒后惬意却又无奈的状态,长杨树下的悠闲与城市生活的繁忙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清秋一雁”、“三关落日”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越石登楼,太真披扇”则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增添了文化的深度与历史的厚重感,太真即王嫱,寓意着美丽与智慧。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安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入秦蔡泽”是指哪个地方?
A. 山西
B. 陕西
C. 四川
“醉倚长杨”中的“长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树
B. 一位朋友
C. 一种酒
诗中提到的“太真”指的是谁?
A. 王嫱
B. 李白
C. 苏轼
在李白的《送友人》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注重豪放与壮丽,而龚鼎孳则在细腻与深情上更具特色。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友谊与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龚鼎孳及其诗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