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25
饯唐州高使君
作者: 岑羲 〔唐代〕
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
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
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岘嵩。
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南方的辽阔景象,诗人眼前的景色令人伤感,思念远方的朋友(高使君)。随着征途的开始,诗人告别了分岐的道路,夕阳斜照在山岭上,感叹行程的阻碍,思绪悠悠,心中满是对友人的思念。
"岐路"可以联想到《离骚》中对旅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叹息。
作者介绍:
岑羲,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抒情、咏物为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高使君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旅途的惆怅,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饯唐州高使君》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别诗,诗人在春日的南方,面对辽阔的自然景色,心中不禁涌起对高使君的思念。诗的开头“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自然景色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情感的映射。
“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一句,直接表露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视野所及的千里之外,正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延展。接下来的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岘嵩则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夕阳斜照,旅途的阻隔让这份思念愈发显得沉重。最后的“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感叹路途的艰辛与思念的绵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友情深情的抒发,充分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围绕着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展开,表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感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塞”指的是哪个方向?
“目极伤千里”一句中“伤”字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征车别岐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饯唐州高使君》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有着深厚的送别情感,前者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而后者则通过对壮丽山河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许。两首诗在意境和情感上互为映衬,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