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时间: 2025-04-25 00:20:46

诗句

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

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

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

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

贤女密所妍,相期洛水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20:46

原文展示:

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
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
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
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
贤女密所妍,相期洛水輧。

白话文翻译:

晨曦中,大霞飞舞,元气无常,变化多端。
玄辔在空中飞驰,八方的景色在高空中浮现。
我手握玉皇的衣袖,与你一起走入晨光之中。
玄宫内自有众多的庆典,金书上写满了美好的名字。
贤良的女子在幽静的地方显得美丽,我们约定在洛水边相见。

注释:

  • 大霞:指的是晨曦中的霞光。
  • 霏晨晖:霏,细微;晨晖,早晨的阳光。
  • 元气:宇宙间的气息,变化无常。
  • 玄辔:古代车马的缰绳,这里形容飞驰。
  • 八景:八种美丽的景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玉皇袂:玉皇是天上的神,袂是衣袖,象征神圣。
  • 玄庭:道教的宫殿,象征着神秘的地方。
  • 金书:金色的书信,象征着美好的名声。
  • 贤女:贤良淑德的女子,密所指安静的地方。
  • 洛水:洛水是古代名水,象征着美丽的相会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白华,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独特,常以哀伤、孤独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人生的苦涩与哲理,风格高远而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之际。诗中以“列仙”开篇,暗示着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以及与神仙交往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孟郊的《列仙文。方诸青童君》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诗的开头以“大霞霏晨晖”引入,展现了晨曦的美丽与神秘,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而静谧的时空。接着,诗中提到的“元气无常形”,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体现了道教的自然哲学。

在描述“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时,诗人巧妙地运用空间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景象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诗人手握“玉皇袂”,与晨光同行,象征着与神灵的亲密关系,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后半部分提到的“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则展现了道教中神仙聚会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后一句“贤女密所妍,相期洛水輧”则是对美好情感的寄托,表现了对贤良淑德之人的向往与相会的期待。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悠远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的理想境界,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霞霏晨晖:描绘晨曦中的霞光,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元气无常形: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和无常,暗示人生的多变。
  3. 玄辔飞霄外:描绘超然的境界,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4. 八景乘高清:展现美丽的景象,象征着丰富的想象。
  5. 手把玉皇袂:与神灵的亲密接触,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6. 携我晨中生:表达了与神灵同行的美好愿景。
  7. 玄庭自嘉会:描绘了理想中的聚会场景,充满了和谐与美好。
  8. 金书拆华名:象征着名声与荣耀,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9. 贤女密所妍: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对贤良之人的向往。
  10. 相期洛水輧:展现了对相会的期待,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活联系,表现人生的多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霞”、“晨”、“玉皇”等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境界。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思想精髓。

意象分析:

  • 晨曦(大霞霏晨晖):象征新的开始,变化与希望。
  • 玄辔: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 玉皇:象征神圣与理想生活。
  • 洛水:象征着美好情感与理想相会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气无常形”是指什么? A. 自然界的变化
    B. 固定的形态
    C. 人生的稳定

  2. “贤女密所妍”中的“贤女”指的是? A. 任何女子
    B. 贤良淑德的女子
    C. 神仙女子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人世的厌倦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以自然景观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月下独酌》:李白的作品,表现孤独与理想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孟郊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理想,前者更侧重于道教思想,而后者则着重于人生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唐代诗歌》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九弟韵后篇戏奉世十一弟二首 其二 次九弟韵后篇戏奉世十一弟二首 其一 次文虎韵戏晖书记 次九弟韵兼怀师川二首 其二 次九弟韵兼怀师川二首 其一 登无相绝顶旧有东坡题字今不复见 封氏野老留饮看白兔是晚微雪 病起过邻寺 西塔 昙珠昙规二禅者归湖外乞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狗苟蝇营 氏字旁的字 遗裲 起死人肉白骨 匠者 辨若悬河 女字旁的字 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俊侣 辛字旁的字 流离失所 蓐恼 孟光 包含嚚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口是心非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