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8:18
答姚怤见寄
作者: 孟郊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
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
君有丈夫泪,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日月各有不同的光辉,昼夜也有各自合适的时间。贤人和智者不会轻易妥协,他们的出世与入世都是有时机的。而我却独自迷失,渴望有志同道合的人理解我。就像我拿着舞鹤的乐器,却误向惊起的野鸭吹奏。大雅之音难以表达,真正的声音却容易迷失在外。你有着男儿的热泪,但哭泣的人却不为自己流泪。吟唱于楚山的美玉,泪水沾湿了我的衣巾。
作者介绍: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而富有个性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孟郊与姚怤的交往过程中,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理想朋友的向往。
《答姚怤见寄》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诗中孟郊通过对日月、昼夜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选择的多样性。他强调贤哲的高洁与不易妥协,表达了自己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在这种孤独与迷惑的情感中,诗人用“舞鹤管”来象征芸芸众生中的高雅与清纯,反衬出自己在现实中遭遇的误解与挫折。尤其是“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一句,深刻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最后,诗人用“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与友情的执着追求,情感真挚而饱满,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日月不同光”与“昼夜各有宜”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理想境遇的追求与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贤哲”指的是:
A. 普通人
B. 智者与贤者
C. 诗人自己
“大雅难具陈”表达了什么?
A. 理想容易实现
B. 高雅的情感难以表达
C. 生活充满乐趣
诗人渴望什么?
A. 财富
B. 志同道合者的理解
C.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