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45
送懒云道人还滇中
干戈未定欲何之,万里还家一衲随。
湖海班荆无姓氏,风尘面壁有须眉。
身当持钵飘零日,魂忆投诗恸哭时。
故国鱼龙秋寂寞,不堪凭吊向昆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未平的情况下,依然渴望归家,陪伴着一位道人的心情。诗人感慨万千,虽然旅途遥远,归家却只有一身僧衣。湖海之间,无人知晓自己的姓名,风尘仆仆中只能面壁思过。身处漂泊的日子里,心中却常常回忆起当年作诗时的悲痛与哀伤。故乡的鱼龙在秋天显得格外寂寞,不忍心再次去凭吊那昆池的景致。
作者介绍:王揆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漂泊的心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的时代,诗人面对国家的动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中所描绘的道人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送懒云道人还滇中》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战争未平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平静生活的渴望。首句“干戈未定欲何之”直接点出时局的动荡,接着用“万里还家一衲随”表达了回家的愿望,虽身着僧衣但心中充满期盼。
后面的“湖海班荆无姓氏”展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湖海之间的无名之感也使得诗人感到孤独。通过“风尘面壁有须眉”,诗人描绘了道人的形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在“身当持钵飘零日”中,诗人对生活的漂泊感到无奈,回忆起往昔的“魂忆投诗恸哭时”,更增添了几分悲凉。
最后两句“故国鱼龙秋寂寞,不堪凭吊向昆池”,用故乡的鱼龙象征家乡的生机与美好,然而在秋天的寂寞中又显得格外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干戈未定欲何之”中的“干戈”指的是:
A. 和平的状态
B. 战争和兵器
C. 田园生活
D. 旅行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持钵”指的是:
A. 书法艺术
B. 乞讨生活
C. 诗歌创作
D. 战斗的武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揆的《送懒云道人还滇中》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揆更多的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杜甫则是对兄弟的牵挂,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