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2:53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作者:李清照 〔宋代〕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明亮的窗前独自坐着的孤寂情感。身边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灯光将尽,快要入睡时,连影子也似乎要躲避自己。最后,作者感叹自己是多么凄凉。
此词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影”与“灯”的意象,可以引申出古人对影子的理解,影子常被视为人的另一种存在,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对话。
作者介绍: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词风柔婉,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其生活多舛、饱受磨难之时,情感上受到极大的孤独感影响,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
李清照的《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孤独的主题。全词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人在夜晚静坐时的深思与自省。开头的“谁伴明窗独坐”便直接引入了孤独的主题,明亮的窗光与独坐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我共影儿俩个”则通过影子的陪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影子本是人类的自然伴侣,但在词中却被赋予了逃避的性质,表现出一种自我疏离的情感。接着,“灯尽欲眠时”意指夜深人静,正是思绪交织的时候,影子的“抛躲”暗示着内心的孤独和对自我的逃避。
最后一句“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简单的重复和感叹道出了词人的无奈和悲伤。通过短短几句,李清照将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孤独和自我疏离展开,表达了对内心孤寂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词中提到的“影儿”象征什么?
“灯尽欲眠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