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缕曲》

时间: 2025-05-06 02:44:34

诗句

砥柱中流折,猛回头、惊涛卷岸,风悲月黑。

海上骑鲸人已去,吹散蜃楼千尺,便从此、冰消瓦裂。

石烂南山难补恨,怎偏教、铸错中州铁。

输一着,谁筹策。

长城百雉金瓯缺。

又何曾、丝延续命,戈挥落日。

莽莽寒江东逝水,只剩湘灵呜咽,纵拚化、哀鹃啼血。

叫破黄昏天惨淡,唤春光、重转终无力。

空染尽,伤心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4:34

原文展示:

金缕曲
作者: 陆恒 〔清代〕

砥柱中流折,猛回头惊涛卷岸,风悲月黑。
海上骑鲸人已去,吹散蜃楼千尺,便从此冰消瓦裂。
石烂南山难补恨,怎偏教铸错中州铁。
输一着,谁筹策。长城百雉金瓯缺。
又何曾丝延续命,戈挥落日。
莽莽寒江东逝水,只剩湘灵呜咽,
纵拚化哀鹃啼血。
叫破黄昏天惨淡,唤春光重转终无力。
空染尽,伤心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开头提到“砥柱中流折”,指的是支撑大海的柱子被折断,象征着坚韧的事物遭遇重大打击。接着描述了惊涛骇浪,月色悲凉,风声凄厉,表现出一种惶恐不安的气氛。接下来的几句提到“骑鲸人已去”,意指理想与希望已然逝去,“蜃楼千尺”则暗示过去的美好景象已经破灭。诗中用“石烂南山难补恨”来表达内心的无奈与痛苦,似乎在说即使再坚硬的石头也无法弥补心中的遗憾。最后,诗人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力,尽管呼喊想要改变,却终究无法回到从前。

注释:

  • 砥柱中流:指支撑大海的柱子,象征坚固的力量。
  • 猛回头惊涛卷岸:猛然回头,看到惊涛拍岸,表现出一种震惊和恐惧。
  • 蜃楼:海市蜃楼,指虚幻的景象,象征梦幻与现实的破灭。
  • 南山:古代传说的南山,常用来形容坚固的事物。
  • 金瓯缺:金瓯指美好的事物,缺失则表示损失与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恒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风格多样,以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背景中充满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中开篇即以“砥柱中流折”引入,设定了一个悲壮的基调,暗示着坚固与希望的崩溃。接着,以“猛回头惊涛卷岸”的画面,表现出对现状的震惊与无奈。诗人在描绘海上景象时,展现出对逝去理想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莽莽寒江东逝水”引入时间的流逝,强调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孤独。湘灵的呜咽和哀鹃的啼血,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绝望。整体而言,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力感,展现了诗人深邃而又悲凉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砥柱中流折:象征着坚韧的力量遭到摧毁。
  2. 猛回头惊涛卷岸:展现出自然的惊心动魄与内心的恐惧。
  3. 海上骑鲸人已去:理想的破灭,梦想已逝。
  4. 蜃楼千尺:梦幻般的美好已成为泡影。
  5. 石烂南山难补恨:即使最坚硬的东西也无法弥补内心的痛苦。
  6. 长城百雉金瓯缺:象征着国家的危机与个人的失落。
  7. 莽莽寒江东逝水:隐喻时间的流逝与无法追寻的过去。
  8. 湘灵呜咽:表现悲伤情感的意象。
  9. 叫破黄昏天惨淡:无力感与对现实的绝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蜃楼”比作理想的幻灭。
  • 拟人:用“湘灵呜咽”赋予意象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主题围绕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无力感与惋惜情绪。

意象分析:

  • 砥柱:象征坚韧与支撑的力量。
  • 海浪:象征自然的威严与不可控的命运。
  • 蜃楼:象征虚幻的理想与破灭。
  • 湘灵:代表悲伤与痛苦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 A) 陆游
    • B) 陆恒
    • C) 白居易
    • D) 李白
  2. 诗中用来比喻理想破灭的意象是什么?

    • A) 冰消瓦裂
    • B) 蜃楼
    • C) 长城
    • D) 南山
  3. 诗中提到的“莽莽寒江”是指什么?

    • A) 生命的流逝
    • B) 历史的沧桑
    • C) 自然的力量
    • D) 感情的悲伤

答案

  1. B) 陆恒
  2. B) 蜃楼
  3. A) 生命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恒《金缕曲》 vs 杜甫《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但陆恒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间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 过京山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二 傅山父携示曾玉堂和余韵答之 寿岳漕 八声甘州(登经济楼)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 送制机丰德馨赴堂召二首 沁园春(再和)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砂的成语 釜中游鱼 一以当千 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池沼物 无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遍满 瓦字旁的字 才兼万人 课程表 弛行 抽胎换骨 野程 羽字旁的字 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乱作一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