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8:00
兀对残灯读。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坐到夜深风更紧,壁暗灯花如菽。觉翠袖衣单生粟。自起钩帘看夜色,厌梅梢万点临流玉。飞霰急,响高屋。乱云堆絮迷空谷。入苍茫冰花冷蕊,不分林麓。多少诗情频到耳,花气薰人芬馥。特写入生绡横幅。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眉目。栏干曲,立幽独。
我孤独地对着残灯读书。听到窗前一片萧萧的寒声在敲打竹子。坐到夜深,风更紧,墙壁暗淡,灯光像豆子一样微弱。感到翠袖衣裳单薄得像生了粟米。于是我起身撩开帘子看夜色,厌倦了梅树尖上万点的雪花临流而下。飞来的霰雪急促,响声传到高屋。乱云堆积如絮,迷漫空谷。进入苍茫的夜色,冰花冷蕊,不分林和山。多少诗情频频传入耳中,花香熏人醉人芬芳。特别写入生绡横幅。难道是为了我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下真实的眉目?栏杆边曲,独自伫立幽静。
本诗中提及的“梅梢万点临流玉”暗指梅花与雪,象征着冬天的景象与凄清的美感。梅花在传统文化中常与高洁、坚韧相联系。
顾太清,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用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达个人情怀。
本诗创作于冬季,诗人独自在灯下读书,窗外雪声萧萧,形成一种孤独而静谧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雪的偏爱以及对生命的深思。
《金缕曲 自题听雪小照》是一首描绘冬雪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夜中独自聆听雪声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的孤寂与清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开篇“兀对残灯读”立即拉开了画面,诗人独自一人,伴随着微弱的灯光,穿越寒冷的夜晚,感受到四周的萧瑟与孤独。
接着“听窗前萧萧一片,寒声敲竹”描写了窗外的雪声,给人一种清冷而又美丽的感觉。诗人在夜深时“坐到夜深风更紧”,风声愈加凶猛,灯光微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氛围。诗中使用了很多意象,如“飞霰急”、“乱云堆絮”,让人仿佛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冬夜之中。
最后,诗人以“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眉目”总结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雪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冬夜的清冷与诗人的孤独,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孤独的反思,展现出一种高洁、清冷的情感基调。
诗人对什么景象情有独钟?
“飞霰急,响高屋”中的“高屋”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